4月6日,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主题为“当吉林大米遇上麻辣川味”的快手直播活动在成都川味博物馆火热开启。活动现场邀请了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米产业处处长张长城、四川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老饕俱乐部顾问向东、四川台主持人陈鸿以及吉林大米联盟企业代表出席活动,畅聊吉林大米文化,成都当地美食,同时感受吉林大米与川味美食的味觉碰撞。
直播活动开始后,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米产业处处长张长城解读了吉林大米好吃的奥秘,以及吉林省在气候、环境、水源等方面的优势。吉林省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带,东北大米的核心产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自然禀赋,能让稻谷在生长期充分吸收营养,积累足够的干物质,保证大米品质。
同时,张长城处长特别强调了吉林大米产区较强的区域性,每个区域的大米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东部火山岩大米、中部黑土有机大米和西部的弱碱大米,这三大系列大米各有特色,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东部的火山岩大米矿物质含量非常高,适合高端人群对大米的需求;中部黑土大米有机含量和营养价值都非常高,适合于婴幼儿、妇女人群;西部弱碱大米具有适度的微碱性,能够中和酸性体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随后,四川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介绍了川菜的多种做法,川菜讲究“百菜百味”,每个菜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川菜的麻辣加米饭的鲜香,不同的味蕾碰撞,总能让人回味无穷。活动间隙,吉林大米联盟企业代表现场烹制的米饭,配上特色四川美食——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豆瓣鲜鱼、青红椒玉米粒,直播间的嘉宾们现场品鉴,幸福感满满。
自2016年起,吉林大米就与四川结缘,经过五年时间,“吉林大米”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业的第一品牌,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创造了国内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快速崛起的“吉林速度”,走出了一条赋能稻米产业提质增效的“新粮道”,被誉为粮食供给侧改革的鲜活样本。4月8日,2021吉林大米暨吉林鲜食玉米成都推介会也将在成都新良大酒店火热开启,届时,一南一北将再次开启味蕾碰撞,通过多元化的角度了解吉林大米品牌发展历程,增加消费者对吉林大米文化和品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