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衡阳:释放新活力——解读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耒阳模式”

  图/傅汝萍
 
  徐德荣 唐曦 李爱成 李国栋
 
  “现在几乎看不到黑诊所,医疗环境净化了!”11月下旬,耒阳市居民谷晓全称赞该市近期开展的医疗卫生秩序综合执法行动搞得好。
 
  “仅两三个月时间,全市有120余家非法诊所、药房和各种行医点被取缔。”耒阳市卫计局副局长伍永亮认为,这要归功于综合行政执法。在综合行政执法面前,那些黑诊所惯用的关门避查、负责人隐匿逃跑等手段无济于事,一些“裙带”关系也被斩断。
 
  据了解,去年10月,耒阳市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将24个行政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调查权、强制权和执法队伍全面整合,统一行使执法职责。24个部门的行政执法职权整合为一,使执法效能大幅提升,执法形象也大为改善。
 
  “24”是如何整合为一的?执法效能是如何提升的?近日,记者到耒阳,进行了一番探访。
 
  “一龙治水”,让执法更顺畅更透明
 
  耒阳是我省城区面积最大、城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前,24个涉改部门共有60余支执法队伍,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存在部门职能相互交叉、权责划分不明的情况,人浮于事与执法盲区并存。
 
  2015年,耒阳市被定为全国首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市。经一年调研摸底,该市于去年10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
 
  “要彻底改变以往分散执法、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必须改革,实行一支队伍管全部的执法模式。”耒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卿晓英认为,“一龙治水”能让执法更顺畅更透明。
 
  新成立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市场和质量监督、交通运输、旅游、卫计、城管等24个部门的1400余项行政处罚权、117项行政强制权,以及近1000名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划转归口。
 
  整合后,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了城市监察、城市建设、市场监管、文体科教、农林水利、交通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公共卫生9个专业大队,以及6个乡镇大队(目前组建4个),实现行政执法全覆盖,基本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行政执法体系。
 
  “改革后,能合理运用各类法律手段,有效消除执法盲区。” 耒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李志成说,以前国土部门发现违章建筑,却没有强制执行权。如今相关权限整合后,综合行政执法局可依法依程序实施强制拆除。
 
  耒阳市还配套制定了综合行政执法协作管理规定,合理划分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职责权限,实现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既相对分离、又相互促进。
 
  “现在遇到问题你不去查处,那就是失职,就要被追责。” 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委唐少云介绍,执法改革后,综合行政执法局成了执法的责任主体,既改变了“都来执法”“都不执法”的局面,又激发了执法队伍活力。
 
  “握指成拳”,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
 
  “以前我家外墙贴满了广告,现在情况好多了,这3个月只见到过1张小广告,当天上午就被清理了。”耒阳市蔡子池街道居民雷春凡高兴地说。
 
  过去“牛皮癣”屡禁不止,并非执法人员不作为,而是违法主体点多、线长、面广,整治行动一度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怪圈,也致使执法队伍权威与形象受损。
 
  今年,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了非法小广告治理办公室。该办公室根据《广告法》及《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联合市场监管、公共卫生等执法大队,采取“源头治理”“疏堵结合”“社会力量同频防治”等措施,集中人力物力治理,并设立60余处公共广告栏,规范广告张贴。如今,城区背街小巷变得更整洁了。
 
  “金山路花圈都快摆到马路上了,孩子上下学都不敢往那儿过。”今年9月,市民反映金山路有五六十家商铺销售花圈,被称为“花圈一条街”。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组织200余名执法队员开展专项调查整治,逐一清查沿街商铺经营执照与经营范围,对违规经营的商家进行依法处置,对经营许可范围内的商户采取划行规市,引导其去市郊集中营业。
 
  将花圈移出人口密集街道,得到市民好评。为巩固整治成果,执法局采取“门店三包责任制”形式,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6定网格化日常管理,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让违规经营者没有可乘之机。
 
  以前,违规经营整治和市场、城管、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都有关,但各部门都没有足够权限对其所有问题进行处理,即使采取联合执法,费时费力且难以根治。
 
  “现在我们‘握指成拳’,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许多执法难题迎刃而解。”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聂晶介绍,通过一次次声势浩大、攻坚克难的执法,赢得了群众认可,树立了执法队伍新形象。
 
  一名从城管局整合过来的执法队员说,以前因担心执法形象不好,穿上城管执法服装还有点“不情愿”。而现在,穿上新的执法衣服,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自成立至今,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接受、处理投诉举报539起,处理12345热线工单425份,处理信访42起,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如今,很多耒阳市民形成了一个概念:若有行政投诉或举报,不用去问这事由谁管,找综合行政执法局就行。
 
  法入人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长期以来,耒阳有“湘南煤都”之称。也因此,车辆超限超载屡禁不止。
 
  “我们一个班七八个人,有时违法人员比执法人员还多。” 谈起以前上路执法情形,耒阳市治超办负责人张为图有些无奈。
 
  而执法权限和力量整合到综合行政执法局后,高强度的治超治限态势很快形成,一旦发现超限超载,严格依法立案。张为图说,通过全面治超、从严治超,超限超载行为明显减少。
 
  过去,治超办即使查到了源头,却无权对货源企业、车辆单位进行处置。执法局交通旅游大队临时负责人余志辉介绍,在源头治超过程中,如遇拒绝配合的单位,便联合安全生产、资源环境、乡镇执法大队等多管齐下,形成治超合力。
 
  今年来,耒阳市全面开展治超治限执法,检测车辆近3万辆,立案查处超限超载400余宗,卸载货物4000余吨。执法力量的整合、执法权限的聚合,对违法行为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
 
  同样,在拆违、打非等各类“老大难”问题执法环节,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势如破竹。去年10月至今,有效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食品,突破执法真空;联合查办涉电案件400余宗,挽回经济损失290万余元;重拳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取缔非法屠宰窝点50个,快刀斩断“白板肉”链条;拆除“两违”建筑7.6万平方米……
 
  “现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配足够的执法力量,从而针对以往某些执法不到位、执法有抗拒的情况进行扭转矫正,对违法‘圈子’形成有力震慑,全市干群法治理念大增强。”耒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向阳介绍,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仅促进了执法效能的提升,更推动了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
 
  据了解,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后,先后出台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操作细则”“行政执法公示办法操作细则”“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操作细则”等行政执法3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及文明执法,保障执法人员有效履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一般情况下,案件办理必须经过办案经手人、大队法制员、大队负责人、局法规股、分管大队副局长、分管法制的局领导6层“关卡”审核。而涉案金额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则必须经过新组建的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议。
 
  一系列举措从制度上规范了执法,有效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让执法办案各环节更透明。
 
  “找谁打招呼都不管用,很多亲戚朋友都得罪了。”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聂晶说,因为严格的执法、办案机制,很多违法对象或亲友找他“打招呼”帮忙都行不通,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换来的是执法行为更规范、执法环境更透明。“等退休以后再重新交朋友吧!”聂晶自嘲道。
 
  ■采访手记
 
  让“合力”更有力
 
  徐德荣 唐曦
 
  耒阳市作为全国首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市之一,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开展综合执法,提升执法效能,扎实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耒阳市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精神。通过改革,厘清了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权限,实现了日常监管与行政执法既相对分离、又相互促进,从根本上改变了“都来执法”“都不执法”的局面。同时不断创新,在执法机制、执法方式上进行改革,充分释放“合”的力量,实施“连贯执法”“组合执法”和“递进执法”,积极探索建立快速处置等模式,大幅提升了执法效能,产生了倍增效应。
 
  “但当前改革中,也还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职能部门思想尚未统一、队伍难磨合等问题。”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罗琼直言不讳地说,改革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创新执法队伍管理方式、强化执法综合保障等,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让“合力”更有力。
 
  据悉,耒阳市正积极推动将《耒阳市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列入衡阳市2018年地方立法计划,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供法律支撑。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