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区首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文化传承引领下的环境大提升,如今正在东吴全镇展开。
镇区入口处的三角地,原先是一块荒芜的空地,如今正在建造“五凤朝阳、魅力东吴”文化主题地标。镇南路边上的小白公园,展现了东吴文化元素和隽秀的山水风光,格外别致。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风情画卷,已初步成型。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仅是一场拆与建的攻坚,对于东吴来说,更是一个凸显历史文化古镇特色的好机遇。当地精心呵护历史名镇古村街区功能布局,注重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注重人文底蕴的细节内涵,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注重镇容镇貌改变与人的精神面貌提升相结合,力求再现洁净秀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山水人文风貌。
这是一场总投资达5.88亿元,涉及36项工程的系统性“大战役”。镇南路改建工程全长2.9公里,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通过拓宽、绿化、“白改黑”、灯光亮化、雨污分离等综合改造后,原先蜘蛛网般的线网被收集到地下,蓝天白云映衬着红墙绿树,主干道、人行道,骑行道错落有致,街区旧貌换新颜。
主要道路两侧民居和店铺提升改造,采用了低调的灰、白、黑和低密度建筑样貌,与小白古道的沧桑感相协调,展现了浙东古村民居风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崛起这段历史,被当作文化符号加以装饰,使得工业“LOGO”成为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设计者表示,改革开放元素必将成为东吴镇长久的文化记忆。
门前河是东吴镇的母亲河,水系发达,内外均有水流环绕,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整治改造涉及三条主要河流及两岸道路,涉及拆迁地块12个,工程量庞大,改造以后的门前河将更加美丽。
东吴中路综合整治工程是门前河区域改造项目的重点,按照都市中心城区的高标准要求进行改造。东吴镇通过对“低小散”建筑物的整治,修建起新的文化广场,新增了3个停车场、198个停车位,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通道一应俱全,传统的商业街区在保持现状的同时,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并同时引入了现代功能要素和业态,结合传统商业空间特质,形成一条传统风貌的商业街区,修旧如旧的街区恢复了明清风格的街景立面,成为展示东吴形象的重要区域。
道路拆迁改造后多出来的土地,并没有进行商业开发,而是全部被置换为公交车站、停车场、绿地等公共设施。在新建的厨余垃圾处理站和建筑垃圾消纳场的有力支撑下,三塘村在宁波市率先实现村级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