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老年人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更为积极的养老理念出现在大众视野,同时也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高品质、高层次的养老方式。为落实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要求,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推动老年文化发展,探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愿景目标,2016年6月12日,由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会养老产业发展基金、龙骏集团、中视媒资承办的“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
“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程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产学研及社会各界力量,推出“最美夕阳红”中老年才艺公益活动、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工作座谈会、“养老智库”、“最美夕阳红”养老会客厅、“最美夕阳红”文化养老媒体行、“最美夕阳红”图书文库、“最美夕阳红”文化之旅、“最美夕阳红”摄影作品巡回展等数十个项目,涵盖图书、影视、视频、摄影、旅游等多个领域,打造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文化事业的样本公益工程。
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 “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国家养老网联合共建的“养老智库”平台宣告成立,成为养老领域首家高端智库。“养老智库”集合了国内外养老领域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媒体从业者以及其他各领域的精英,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使命,集前瞻性、学术性、政策性、应用性为一体,为我国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家依托政府、学术、媒体、企业和社会机构资源成立的养老咨询权威机构,预示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交融,顶层设计与地区多样性的积极互动。两会期间,3月22日,《人民政协报》整版刊发“最美夕阳红·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公益工程”助力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对“文化养老”这一话题的关注。
同期,2017“最美夕阳红”中老年才艺公益活动在全国多个城市相继铺开。活动在延续2016年“最美夕阳红”中老年才艺公益活动的基础上,在超过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全面开展。今年,活动下设“文体”、“文化”、“文艺”三大版块,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城市覆盖面更广、受益人群更多、社会效益更加彰显,活动自启动以来,走进了上海、深圳、郑州、武汉、苏州、洛阳、南昌、宁波、长沙、成都等全国20多个城市,以其权威性、公正性、公开性吸引了众多中老年人参与,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要求,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项目,培育中老年艺术团体,充分调动了中老年人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3月1日,2017“最美夕阳红”中老年才艺公益活动杭州站启动仪式盛大开幕,为全年活动拉开了序幕。
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年桥牌公开赛在龙骏家园洛阳养子沟养生基地举行。来自郑州、洛阳、南京、武汉、重庆、北京、衡阳、天津、河北、海南等全国10个省22个市34支参赛队共90余名中老年桥牌爱好者参加了大赛,在风景秀丽的养子沟养生基地桥牌大赛现场进行智力竞技。
在湖南省衡阳市,两百余位老年文艺爱好者或载歌载舞,或寄情戏剧、诗歌,以饱满的热情在红旗影剧院的舞台上尽情绽放风采。文艺类总决赛在红旗大剧院举行时,衡阳地区13支代表队五百余名老年文艺爱好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表演,共唱和谐曲,共舞满园春。
在江苏省南京市,来自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南京财经大学、“亚洲小姐”内地赛区华东区域组委会、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的代表担任活动评委,为活动平添重彩。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5支参赛队伍、近500人参加比赛,来自各行各业的中老年人参与其中,并带来了丰富精彩的舞蹈表演。她们时而儒雅温婉,时而大气豪迈,充分展现了中老年人的夕阳美……
《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目前老年文化建设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能完全适应。根据意见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老年文化建设新局面。“最美夕阳红”中老年才艺公益活动的持续举办,正是为了落实中央政策,推动老年文化发展,探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愿景目标,不仅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更引导老年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使老年人不再被视为文化权益的被动享受者,而是作为主体,参与到“文化养老”的体系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