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江西吉安:“小改造”托起“大幸福”

——青原区残联维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及成效

长期以来,青原区残联始终将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推动抓落实,努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我们把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品质提升集中攻坚战,守则创新强举措,踔厉奋进破难题。

聚焦调查摸底,精准确定改造对象

为确保无障碍改造真正惠及最需要的残疾人家庭,我们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组织乡、村专职委员进村入户全面掌握辖区内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对每一个家庭的残疾状况、居住环境、改造意愿等进行细致分析,根据调查评估报告精准确定改造对象,确保改造工作有的放矢。

聚焦规划布局,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针对每个残疾人家庭的不同情况,我们与专业团队合作,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无障碍改造方案。比如,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我们注重改造出入口、通道等,安装扶手、修建斜坡;对于视力残疾的家庭,我们注重改善室内照明、安装语音提示设备;对于听力残疾的家庭,我们注重门铃、警报系统安装。同时,我们充分尊重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邻里间的协调等相关工作,我们一寸一寸去测量、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去挑选、一件产品一件产品去比较,确保改造方案既科学合理又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

聚焦项目保障,多方筹措改造资金

无障碍改造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残联的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加强与本级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区财政更多配套资金。此外,我们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爱心捐赠、慈善项目等方式筹集资金。通过多方努力,户均项目资金达4000元,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

聚焦监督管理,创新提高改造质量

为保证无障碍改造的质量,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从改造项目的招标、施工到验收,都进行全程监督。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过硬。在验收环节,组织专业人员和残疾人代表共同参与,对改造效果进行严格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督促整改,真正让残疾人家庭满意。创新验收方式,实行现场视频验收和结果抽查验收,目前已对今年全区完成改造的80%改造户进行视频验收,实现残疾人、家庭成员、群众代表点赞率达100%,7月底完成结果抽查验收,确保群众满意率达100%。

聚焦成果导向,注重彰显改造实效

通过辛勤的付出,我区无障碍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四五以来,我区共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500余户,个性化、人性化、精准化实施,帮助困难重度残疾人减少家庭生活中的障碍,为他们创造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提升残疾群众民生品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小改造”托起“大幸福”。比如,有这样一个家庭,两个正直青壮年的兄弟因家族遗传等因素相继瘫痪,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重担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得知情况后,青原区残联迅速行动,将这家纳入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帮扶范围。项目开始前,区残联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与家庭成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改造需求。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方案包括了改造无障碍卫生间、增设坡道和扶手等,并跟踪整个实施过程。改造后进行了上门回访,查看改造效果,该户残疾人激动地说:“现在我们兄弟可以自己上厕所、洗澡了,再也不用麻烦年老的父亲了,这些改造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尊严。”这些成果不仅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维权工作的其他方面,我们也强化措施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法律救助工作。 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法律援助中心和工作站,每年安排法律援助经费2万元,聘请资深法律顾问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二是畅通排忧解困渠道。 建立残疾人接待制度,克服单位人少事多的实际困难,大力实施人才强基计划,培养全能型工作人员,确保残疾人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三是创新维权宣传引导。 通过举办法律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向残疾人宣传普及维权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大力选树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

回顾过往,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深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及维权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供稿:吉安市青原区残疾人联合会 陈贤富 )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