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向心而行打造体育产业新蓝海——专访苏超体育总经理李军

\

近年来,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到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3万亿元。2012年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4%,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苏超体育总经理李军便是其中的一位先行者,他不仅见证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变迁,更是以实际行动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日,本报记者有幸专访了李军,听这位优秀的企业管理专家讲述如何从零开始,逐步将企业打造成“苏州市产业示范基地”的故事。

迎难而上,逐步开拓新业务

苏超体育成立于2018年,初创期便面临着许多挑战。从零开始的创业过程充满艰辛,李军回忆道:“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体育产业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很多人都认为体育就是简单的赛事和健身,缺乏对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理解。我也是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探索才逐渐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创立初期,苏超体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找到市场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李军意识到,单纯依靠赛事和健身活动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他决定将目光投向更广泛的体育服务领域,致力于打造一个涵盖赛事运营、体育培训和体育营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平台。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培训业务,李军开设了包括运动员培训、教练员培训、体育管理培训、青少年培训等多个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培训需求。与此同时,李军也开始了企业在体育品牌营销、体育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新布局。李军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体育产业必将与智能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发展,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技术的创新。

科技赋能,迈向企业智能化发展行列

作为资深的企业管理专家,李军从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李军更是加大了企业创新智能管理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了包括“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资源规划与协同管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运营效益管理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的市场应用。

“我始终相信,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李军解释道。通过对苏超体育企业管理体系的整体革新,李军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公司内部的运营效率,还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帮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李军特别提到,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使公司能够实时监控和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各项业务流程,确保运营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良好的企业体系构建也为苏超体育今后进一步拓展新业务,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责任,打造品牌影响力

在带领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李军也十分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李军的领导下,苏超体育多次组织公益跑步、慈善比赛等活动,号召公众关注弱势群体,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此外,李军还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李军表示:“企业发展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责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让苏超体育走进了国家政府单位、国家级协会和众多知名体育企业的视野,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合作机会。2023年1月,燕京啤酒 2022 中国足协杯年度公益活动(苏州站)走进了苏超体育。中国足协杯“种子计划”始于 2014 年,由中国足协杯赛事委员会及冠名赞助商燕京啤酒联合倡议发起,每场比赛向主场赛区的足球重点学校捐赠百颗足球。截至 2022 赛季,“种子计划”累计向全国各地 2094 所中、小学校和青训机构捐赠足球 43700 颗,以及便携训练器材、防疫物资等。“种子计划”作为中国足协杯赛事公益属性的一个侧面,使赛事形象在各地青少年以及关注青少年足球和足球运动的群体中得以传播。而苏超体育作为赛事主办方之一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知名度大大提高。

展望未来,李军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全民健身意识的提升,体育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向心而行,把握住产业发展的脉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出更多优质的体育项目和品牌。”李军说道。

采访结束后,记者深深感受到李军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正是这种热情和信念,驱使着他和他的团队在体育产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出一片新的蓝海。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苏超体育能够在李军的带领下创造出更多的辉煌,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李之灵)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