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党建工作由“软实力”向“硬实力”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前文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从创新融合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索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的新策略。
一、创新融合机制,构建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体系
1. 建立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党组织与生产经营部门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在目标设定、任务部署、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通过信息共享、问题共商、责任共担,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2. 实施项目化管理: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项目紧密结合,以项目化方式推进。明确项目目标、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形式,引导党员在项目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与生产双赢。
3. 推广“党建+”模式:创新“党建+安全生产”、“党建+技术创新”、“党建+市场拓展”等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党建引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党建与经营复合型人才
1. 实施“双培养”工程:坚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实现党员队伍与业务骨干队伍的双向融合。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设立导师制、开展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党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 优化人才配置: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注重考察其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能力,优先选用既懂党建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人才流动,增强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3.*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与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对在融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融合工作取得实效
1. 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评价体系中,既要体现党建工作的传统指标,如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等,又要增加反映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情况的指标,如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率、党建创新项目成效等。
2. 实行差异化考核:根据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确保考核既具有针对性,又能够全面反映融合工作的实际成效。
3. 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薪酬分配等紧密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问责追责,确保融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融合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贾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