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中软国际王晓华:大模型下软件企业的深思与实践

近日,由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主办,新疆大学与喀什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届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年会在新疆喀什市成功举办。来自联盟各成员单位和全国多所知名高校、软件学院及产业界的500余名精英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如何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创新型软件人才展开深入讨论。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卓越研究院院长王晓华受邀出席大会并作《大模型在软件企业的应用实践》专题报告,围绕“大模型给传统软件企业带来的思考、中软国际大模型应用探索与实践、高校AI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三个方面,从企业的角度对高校AI人才培养提出企业侧的建议。

\

中软国际教育卓越研究院院长王晓华

大模型给传统软件企业带来的思考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卓越研究院院长王晓华在报告中讲到,面对大模型的兴起,传统软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比如智能编码的出现,曾经传统的企业应用软件服务模式是否还存在?传统编码、测试、运维工程师岗位是否会被替代?如果传统服务模式和岗位发生颠覆,那么生成式人工智能会给传统IT企业带来哪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转型以拥抱新的机会?大模型能否为软件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真正降本增效?

\

大模型带给我们的思考和问题

王晓华院长指出,IT企业要在大模型领域实现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找准市场定位和技术创新。根据IDC2023年发布的中国生成式AI市场V1.0生态图谱,中国生成式AI产业生态可分为基础设施层、算法模型层、平台层、场景应用层、服务层。其中,中软国际位于服务层,通过IT服务和运营服务,推动AIGC和大模型在行业真正落地。这个定位与中软国际自身定位基本一致,结合公司二十余年各行业数字化经验优势,专注从模型到应用的落地,包括数据工程,prompt工程,RAG,微调,工程化组装,以及其他包括模型压缩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需要IT和模型技术,还需要对具体行业有较多的knowhow经验,而中软国际在这方面极具优势。

\

中国生成式AI市场V1.0生态图

王晓华院长介绍,经过一年的分析、研究、实践,公司将从四个维度不断深入推进及探索大模型应用。首先,聚焦智能编程,持续推进使用大模型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软件工程师需要不断构建新的技能,与AI协同工作。其次,公司坚定使用大模型尝试提高公司运营、财经、招聘等内部流程效率,人人用AI,不断挖掘最佳场景。同时,持续构建大模型背景下新的行业生态,充分发挥公司二十多年行业的knowhow积累,专注模型应用,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最后,面向客户,从软件服务商全面转型到模型服务商,与客户联合创新,将软件工厂的模式跃迁到模型工厂模式。

\

专注大模型行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大模型应用探索与实践

报告中,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卓越研究院院长王晓华就中软国际在智能编程、AI运营管理、服务客户几个方面的具体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享。王晓华院长讲到,智能编程与中软国际主营业务关系最大,为此公司投入了专门的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深入研究大模型对软件开发各场景的提效程度。

截止上半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代码工具,受其背后的代码大模型影响,针对软件开发不同场景的提效程度有很大差异,甚至有负面效果。如果选择最优的工具,输出测试用例的提效率15%左右,辅助函数级代码生成及优化的提效率30%左右。目前功能模块级的代码生成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按照高中低,对大模型对软件开发各场景的提效程度做了区分,可见对开发的整体提效最为明显。

\

大模型对软件开发各场景的提效程度示意图

同时,公司对内部业务场景使用AI提效提质也进行了分析和挖掘。首先,公司基于流程分解活动,识别活动的类型和岗位类型,对员工数较多的职能领域,识别出625个活动,覆盖102个岗位。然后评估各活动可以AI化的比例,进而计算岗位的可AI化程度。进一步根据多维度综合分析,提炼职能领域的AI应用场景。基于以上分析,公司最终选择财经、招聘等场景开点重点建设。

\

公司内部AI场景分析与挖掘

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自我定位为大模型时代全方位的AI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并围绕算力中心、模型服务、模型应用等层面推出相应解决方案。

\

模型工场服务千行百业

高校AI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卓越研究院院长王晓华指出,麦肯锡2023年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报告中提到,生成式AI带来的价值增值,约75%集中在客户运营、营销、销售、软件工程和研发四个领域,这意味着这四项相关的岗位受AI影响最大。报告中同时提到,全局看AI对各行各业发展有利,但是对个体的冲击比较大。列出的受影响最大的前十大职业中就包含了IT与软件工程师。报告也提出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体系,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数字化素养,同时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强调单纯的知识记忆。同时社交技能、情感技能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

受生成式AI影响最大的前十大职业

王晓华院长讲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报告,尤其重点结合公司自身用人需求,我们从企业侧提出了大模型时代大学生通用能力要求的企业建议,即计算思维、智能意识、智能技术、行业知识、自主学习。其中,计算思维是员工尤其是技术相关岗位员工的必备思维方式;智能意识是全体员工的基本素养,对工作中的问题,能自主地有意识地思考用智能手段辅助解决,提高效率和质量;智能技术是对技术相关岗位的要求,是不可或缺的技能;行业知识是对全员的要求,是模型落地行业应用的关键;最后自主学习也是对全员的要求,当下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能力,才能有好的职业发展。

\

大模型时代大学生通用能力要求

王晓华院长表示,聚焦到软件工程专业,从企业自身的用人需求出发,以及生态的用人需求调研,建议可以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相关的大模型课程,例如大模型训练与应用开发,昇腾AI应用开发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目前企业相对紧缺的,新兴岗位相关性较高的。

\

知识和技能的新要求

从企业角度,更为关注的依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大模型时代,软件开发过程中传统的要求一定程度依然存在,但是每个过程都将增加部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新要求

面对大模型背景下的人才实践能力训练需求,中软国际目前正在筹划建设大模型万人训练基地,基于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大模型训练开发平台和工具链,包括模型库,数据集,数据处理工具链,模型训练和评估工具链,模型部署和推理工具链,大模型应用开发工具链,面向各类学校,共同开展科研课题和横向项目研究,人才培养,AI+教育场景应用创新等服务,助力新时代的AI人才培养。

\

大模型训练基地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软国际作为示范性软件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已经到来的第三个十年,公司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大模型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路径,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及软件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实现与示范性软件学院共创、共赢、共发展!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