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名市民近距离感受潜水“神器”
参观人员与潜航员在“深海勇士”号前合影。
“我希望长大后也成为一名潜航员,去探索美丽的海底世界……”3月11日,9岁的刘辰站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前自豪地说道。
当天,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深海所”)举办了“深海勇士”号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120名市民近距离接触潜水“神器”,感受国家海洋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为什么叫‘深海勇士’?”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工程技术部主任阳宁说,深海本身就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探索深海需要勇气。“深海勇士”号长9.3米、宽3米、高4米,海试中最大下潜深度4534米,最长水中时间10小时36分,是我国继“蛟龙”号之后,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据悉,“深海勇士”号零件国产化程度高,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国万米载人深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余女士此前参加过三亚市科协组织的遥感知识科普行,一直比较关注此类活动。这次她带上2岁的小女儿和上小学的儿子利用周末时间前来参观,希望通过科普活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对科技的兴趣,引导孩子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阳宁表示,举办公众开放日的目的就是让民众了解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情况,把国家的技术成果、科技进步展示给国民,让国人为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据了解,中科院深海所将利用“深海勇士”号整修期,通过媒体不定期发布面向公众开放的消息。“我们有个初步设想,每年拿出一次下潜指标,以抽签的形式,让公众能够有机会乘坐‘深海勇士’号,亲身感受海底世界。”阳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