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工信部所属的赛迪智库发布了《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和“赛迪百强榜——县域经济100强(2017)”。其中,内蒙古共4旗县上榜,均来自鄂尔多斯。
内蒙古上榜的4个旗分别是:准格尔旗,在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列第23位;伊金霍洛旗,在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列第52位;乌审旗,在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列第75位;鄂托克旗,在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列第79位。
什么是赛迪?是否权威
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咨询企业,直属于国家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自2016年起开始组织“赛迪百强县”评比工作,已连续评选2届。
评价体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赛迪百强榜-县域经济100强(2017)”评价体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等4个方面筛选了12项指标对2016年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重点考察。
据悉,榜单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等4个方面筛选了12项指标,对2016年全国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目前,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呈“东多西少、强省强县”的分布格局。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76席,中部地区15席,西部地区8席,东北地区仅占1席。
《白皮书》预测,伴随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心城市制造业向周边转移,百强县发展正从以乡镇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点状经济、以园区工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向融入都市圈或城市群的网状经济跃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经济”正成为百强县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准格尔旗
准格尔汉意为“左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黄河沿北、东、南流经197公里,隔河与山西、陕西毗邻。
201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143.2亿元,增长7.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0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75.32亿元,增长7.3%,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16.4亿元,增长7.6%,建筑业增加值完成58.92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7.82亿元,增长6.8%。经济结构比例为0.9:59.1:40。人均GDP由上年的298996元增加到307643元,增长2.9%。
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汉意为“圣主的院落”, 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座落于此而闻名于世,享有“煤海绿洲、天骄圣地”的美誉。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138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3万人。
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0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9亿元,增长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85元,增长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5元,增长9%。先行指标出现较好回升态势,全社会用电量29亿度,增长9%;工业用电量26.6亿度,增长15%;铁路货运量3942万吨,增长6.8%。
乌审旗
乌审由蒙古语“乌拉西”一词源生而成,汉义为用网套的人。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是自治区南下北进的重要通道,享有自治区“南大门”的美誉。
2016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5亿元,同比增长7.3%,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44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53位;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69亿元,同比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1亿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10.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431元和15471元,分别增长7.6%和7.3%。
鄂托克旗
鄂托克旗是鄂尔多斯市地域面积最大、资源种类最全、产业门类最多、文化积淀深厚的旗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辖6个苏木镇、两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16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时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占主导的多元产业集中区。
区位优势明显,是自治区西部“小三角”经济圈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县域经济体,是全市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的重要县域载体。
来源:内蒙古晨报综合整理自赛迪智库、准格尔旗人民政府、伊金霍洛之窗、中国?乌审旗、鄂托克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