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丁捷 综合)距离新冠肺炎的出现迄今已经超两月。病毒从何而来尚未明晰。2月16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发布声明,辟谣“零号病人”。此外,全国前两例感染患者遗体解剖完成,这两具由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目前已被送检;另一方面,武汉家庭聚集性疫情致死的悲剧让人心碎。疫情出现端倪的初期,大量疑似病患居家隔离,发展成重症、危重症,家庭内部传染的概率被加大。
截至2月15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68500例,比前一日新增2009例,武汉市累计确诊逼近4万例,湖北省共7个城市累计确诊病例破千例;死亡1665例,比昨日新增142例;重症病例11272例,比昨日增加219例;现有疑似病例8228例,新增疑似病例1918例。
总体看,湖北之外省份防疫出现积极变化。2月15日,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12日下降,重症病例持续减少,占累计确诊病例的比例已降至7.45%,出现确诊病例的城市数目没有增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已高达1323例,连续17日超过新增死亡病例。
一起武汉一家四口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悲剧再次上演。2月14日,湖北省电影制片“像音像”对外联络部主任常凯患新冠肺炎已逝世,享年55岁,常凯的父亲、母亲和他的姐姐在半个多月里也陆续患新冠肺炎离世,其同样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目前正在重症监护室(ICU)抢救中。在家隔离致病情拖延得不到有效救治,是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传染和轻症发展成重症的主要原因。
武汉之外,全国家庭聚集性疫情频发,出现多起“一人感染,殃及全家”案例。据苏州市疾控中心2月15日介绍,苏州86例确诊患者中,近一半为家庭聚集性病例;宁夏、北京、江西、广东等多省市均通报的聚集性疫情中,家庭聚集性占大头。
从集中隔离“清零”到应收尽收“清零”,基层社区承担着疫情防控最沉重的压力。从1月23日封城至2月1日的十天内,社区救助有限,早期对疑似病例管理的“鸵鸟政策”,造成了很多问题;2月2日-2月8日,政府终于决定对不能入院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患采取隔离措施,虽然看病难的情况有所好转,核酸检测名额增加,但依旧有大量确诊病患不能住院;2月9日-2月13日,武汉锚定“清零”目标,对“四类人员”集中管理,发起“应收尽收”的总攻,成功关键则在于筹足床位、调配更多的医疗资源、大力推动社区防控等措施能否到位。
从上述案例和基层社区特写中,不难看出,疫情防治的早期阶段,政府将更多精力放在诊治的应对,如:增加发热门诊、扩大病床数。但由于试剂盒不足,患者无法就医只能居家隔离,从轻症拖延成了重症再到危重症,高烧不退、呼吸衰竭进而病死家中,甚至一家多人患病几至灭门的惨剧都时有见诸报端。家庭性传染和社区性传染等聚集性传播持续,形成规模更为可怕的新增病例。
另一则值得关注的消息为,针对此前社交媒体上热传的“武汉病毒研究所一名女研究生黄某某是新冠病毒肺炎零号病人”的消息,2月16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发布辟谣声明称,黄燕玲同学于2015年在我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该生毕业后未曾回过武汉,身体健康。“零号病人”指的是第一个患某种传染病,并开始散播病毒的患者。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通常被叫做首发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展,年后企业复工、人员返程逐步进入高潮。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复工返程,做好交通运输工作都至关重要。全国多地出现的封村断路、阻断交通、禁下高速等过度管控措施,已被多部门叫停。此外,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等年后开学均有推迟。日前,四川、陕西、广东、山东等多地进一步发通知明确补课安排。
国际方面,世卫专家组将赴中国3省份考察,尚未回应专家组将考察哪3个省份;2月16日,台湾防疫当局宣布了岛内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台湾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案例达到20例;2月16日,日本防疫当局公布,停靠在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又检出70名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创下这起海上集体感染事件爆发以来,单日新检出病例数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