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谢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提供的深圳年终房地产数据分析报告,给出了大量可靠详实的一手数据。
这份报告的主题是“政策压顶,预期转向”,从宏观政策、新房市场、公寓和豪宅市场、二手市场、市场预测五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我挑出这份报告中,最有价值的一些点为大家进行解读。
1
首先看最具代表性的二手房成交。
2018年,全市二手住宅成交64627套,比去年上升1.7%,成交面积531.2万平,成交均价52321元。
全年64627套的成交量,从过往十年的纬度来看,属于一个稳定偏下的数值。
分析真实的深圳楼市,要重点研究二手房市场。
因为深圳是一个存量市场,二手房成交量远大于一手房,而且二手房遍布全市各个区位,成交更稳定更均衡,不受限价影响,自住客多于投资客,更能反应真实的市场价值;
来看二手房的几个成交数据,年成交64627套,月度平均成交5386套,这是在2018年深圳房价很高、楼市不火的前提下产生的,可以推导出是一个被压抑的成交数量,也是一个很难继续下探的成交数量。
52321的成交均价反应了人们对深圳房价的接受度,五万多的房价是入股这个城市的基本门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二手房套均成交面积,为85平。
这个数据比我想象中要高,深圳40-70平的小户型房源众多,85平的平均成交面积,说明深圳的购买力还是比想象中更强,大多数人会努力选择一步到位。
成交均价445万元/套,是这个城市的安家门槛线。
2
第二看新房数据。
2018年,全市新房成交2.9万套,比去年上升13.8%,成交面积292.4万平,同比上升12.8%,成交均价54120元;
首先,新盘的成交量和成交面积和去年相比,都上升了不小的幅度,一方面是因为和2017年相比,捂盘已久的开发商看不到大涨的希望,迫于资金和政策的双重压力,加快了推盘速度;
二是新盘大部分位于郊区,面积大,社区环境好,价格相对便宜,年轻人接受度更高,外地投资客基于对升值的预期,加上不需要自住,也普遍选择郊区新盘。
因此,新楼盘虽然没有推一个火一个,但还是保持了相当不错的去化率。
华润城润府、海上世界双玺、中海天钻这些开盘即售磬的项目虽然是极少数,但大部分项目慢慢推慢慢卖,也都能卖个七七八八。大家喜闻乐见的开发商排队上天台的事情并没有发生,07、08年的零首付,开发商垫资首付的好事再也不会重演。
3
第三是公寓。
深圳的公寓一直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因为不限购,商住公寓多为投资客,而且目前的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把公寓做的越来越像住宅,舒适度非常高,很适合刚需过渡。
深圳的公寓一向不缺投资客,去年731新政对公寓的限制最狠,给出了限售五年的杀手锏。
新政之后,公寓成交价格出现了小幅下滑,成交量有短暂下降,但和北京317新政后,商住销量大跌97%,价格下跌1/3的情况相比,深圳商住可以说太坚挺了。
五年限售不影响大家投资公寓的热情,说明了什么?
说明即使是纯粹的投资客,也看好深圳这个城市的未来,愿意长持这个城市的不动产,哪怕是商住公寓。
看数据,2018年深圳商务公寓成交18384套,成交面积106.8万平米,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寓都好卖,大面积高总价的公寓依然滞销,好卖的都是小面积低总价的产品,
公寓的成交主力主要集中在龙岗和龙华,总价200-300万的公寓最为抢手。
这个主力成交段位,说明投资客虽然认可公寓的投资价值,但鉴于公寓本身的种种缺陷,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并不愿意进行大额资金沉淀。
4
第四是豪宅。
2018年,深圳豪宅的特点是:价格攀升,成交乏力。
豪宅的成交有七成集中在南山,南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豪宅窝,只有福田的香蜜湖勉强可以抗衡,但从数量和供应量上,已经无法和南山豪宅相比。
千万以上豪宅的成交套数在2016年达到顶峰,为4364套,之后开始陆续下滑,2018年下滑至2723套。
成交量在逐年下滑的同时,豪宅的单价却在逐步攀升,而且十分坚挺,如深圳湾豪宅,维持在十六万左右的成交价,少有低价笋盘出现。
这说明,豪宅的流通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圈层,它不在普通人的投资范畴之内,鲜有投资客出手千万以上的豪宅,但是由于盘子小数量少,本地富裕阶层的置换需求,已足以支撑这个基本盘的流通。
缺少投资客的参予,多是有钱人的游戏,导致豪宅这个基本盘流动性不强,但价格十分坚挺。
5
分析完2018年深圳新房、二手房、公寓和豪宅的基本面,可以得出结论,去年的深圳楼市虽然波澜不惊,但健康平稳,2015年狂涨的价格泡沫,经过这三年的楼市调整已经吸收殆尽,目前房价已被夯实,基本看不到下行的空间。
关于2019,大渔给出的建议如下:
1、刚需仍是入场之年,深圳楼市基本面良好,三年来调控再调控,盘整再盘整,已看不到下探空间,博房价抄底、利率抄底,经验丰富的投资客可以尝试,普通人并不适合;
2、一手房和二手房,关内和关外,没有严格意义的好与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单纯考虑升值最大化,可以去博远郊新盘,但是中心区的产业不是那么容易转移的,我始终认为,对自住刚需来说,居住的便利和生活满意度才是第一位,升值并不代表一切;
3、深圳的公寓产品不缺投资客,接盘者众,而且深圳出台北京商住政策的概率很小,小面积低总价区位好的公寓产品仍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可以做为房产投资次选项;
4、豪宅做为价格很高,流通性差的标的物,投资周期不是普通人能把控的,资金实力不够强的投资客不建议硬上豪宅;
5、总体来说,稳中有涨,应该是2019年深圳楼市的主旋律。
不做楼市小白
从关注米宅珠三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