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周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国家“房住不炒”“租售并举”理念的引领下,热点的一二线城市楼市理性回归,三四线城市异军突起成交量价呈现出区域化分化明显的态势,成为全国楼市成交的主力。
过去的两年,三四线城市经历了楼市的火热。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大部分从三四线城市到大城市打拼的”候鸟”们在返乡后都会有置业的冲动,到底是不是该买呢?
人口角度
随着一线城市产业、就业优势日益突出,二线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的推出,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群体向一二线城市聚集的现象也会日渐明显,这样就会在三四线城市形成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均衡,年青人的比例就会低于老年人比例,随之而来的就是购房的流动性需求的降低,有价无市现象的出现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显而易见,在限购政策持续发力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产生的资金需求外溢同时伴随着三四线去库存背景下的棚改政策的实施农民买房的需求被释放,是本轮三四线房价上涨的主要逻辑。
在政策层面上看截至目前国家对楼市调控力度不减,一再强调稳楼市预期。因此行业人士也普遍认为未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会继续强调控,房价继续平稳即便在限购影响下会产生需求外溢效应但是这部分群体对三四线城市的需求贡献还是有限的,同时伴随着三四线城市棚改收尾,前期大量释放的需求在货币化安置政策逐渐退出后期需求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在三四线城市或许会出现买新房容易卖旧房难的问题。相比较三四线城市二线省会城市在人才落户政策的推动下,成为人力资源的新增长极。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的话这样的城市或许还值得一买。
政策调控角度
“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是未来国家针对楼市调控的主要基调,一二线城市在国家调控下楼市理性回归,国家不希望三四线城市出现过热的行情。国家出台“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这样的调控思路笔者认为国家意在避免房价出现局部区域性过山车式行情。这样的调控逻辑在调控效果明显的一二线城市已经得到印证。因此在国家稳楼市预期的号召下即便在棚改利好政策推动下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阶段性过热的情况大涨大跌的现象绝不会出现,未来三四线城市楼市也不会重蹈一二线城市的覆辙。放眼到整个楼市在国家科学合理的调控下未来房子的居住属性要远远大过投资属性,对于那些有投资炒房想法的“返乡置业”群体如想入市还是三思而后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