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房产 > 正文

95后买房实录:月薪8000,买完首套,吃碗牛肉面都是奢侈!

来源:自媒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买房成了扎根一座城市的标准

或许是在2020年的第一天

第一批90后步入了30岁

或许,是在而立之年突然意识到

关于90后的标签

早已从爱情、面包,变成了房子和车···

该不该打光父母养老的子弹

让自己赢在买房战场?

没有房子,我们的爱情还有没有安全感?

这些问题,对于90后来说

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的时候!

根据《2019年房产消费者报告》——2017年,90后买房的占比反超70后,从父辈手里正式接过买房的“接力棒”。

图片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之中,以95后最为突出,人均购房均价接近500万,其中44.3%还是全款购房,跳过“刚需”,一步到了改善···

图片

说实话,作为最早的一批95后,看见这个数据,我也觉得很意外,毕竟身为其中的一员,我现在仍过着工资赶不上月供的日子。 所以,尽管种种迹象表明,95后已经成为楼市大军,但我还是非常想知道,我们这届95后买家都是些什么人。

图片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特地采访了一些我身边的朋友们,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一群人,说好一起自由飞翔,他们却偷偷买了房···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故事,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买房的。

01

人物介绍:

买房感悟:想买什么不重要,能买得起什么才重要

(以下为故事正文↓)

北漂的苦,不经历过,无法言说。

身为一名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的小伙子,大学在宁波,远离家乡前往北京这个热闹的异地生活,就好像是一场虚无而放纵的梦。

但每到交房租的时候,这个梦就会突然现实起来,一下子扎醒我,告诉我现实到底有多残酷,太阳依旧升起,工作依旧要继续,而房东仍旧会在你家楼下等着你交下个月的房租。

2018年6月份,我刚大学毕业实习,房租就占了2800元/月,几乎是我实习一个月的工资,公司在国贸,但房子却在昌平,天天通勤4个小时,我还傻傻的怀抱着最大的热忱去计划自己在这个城市的买房目标。

然而,在北京这个稍不注意就会被淘汰的城市,生活怎么会让你顺顺利利的熬下去。

由于公司转正对于学历的要求,我这个三流学校的实习生,一夕之间就被一个“重一本”所代替。没有收入来源,2800元/月的房租一下子成了我最大的负累。 看着朋友圈里大学的同寝室舍友们一个个在老家混的风生水起,我当时就觉得很挫败,心里极其不平衡,于是,当家里人劝我回到那个熟悉的小城镇,我想也没想就立刻答应了。 毕竟在北京的高房价和高学历的生存门槛下,我不回去,连吃饭都很困难。 所以,我选择认命。

去年12月26号,是我从北京回到老家第8个月,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那天,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首付48万,月供4246.65元。

图片

从毕业到买房,我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我从北京这个大都市一个不起眼的实习生“攀升”到了陕西一个地级市县城里的汽车销售,从满腔热血到安于世事。 你看,现在的我是不是多少带着点屌丝?其实我当时买房的时候都在想,我既然都这么屌丝了,何必在乎那么多?那就再买套房子,让自己变得更屌丝吧! 最后,总结一下我今天接受小编采访最想说的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当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一个门槛极高的城市,但是当你踮起脚尖都够不着这个门槛的时候,就真的就没有必要再执着,与其这样,不如妥协,买房子就像是在谈恋爱,门当户对才能和平共处。

02

图片

人物介绍:

97年,男,天津人,在天津开工作室拍电影,年入三十万,手里无房,但光继承就有2套!

每当听到身边的同学大吐天津房价苦水的时候,我只能默默同情,并暗自庆幸自己无此烦恼。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精神小伙儿,从小就是富裕之家不缺钱花,所以我酷爱玩手办,人都说宅男一面强,北京一套房,我就是这么一个鲜活的例子。

从2019年7月份毕业正式领工资,闲七杂八到现在我总共花了20多万,这不是我自己算的,是支付宝账单告诉我的。

说真的,我真是没想到,一方面是没想到自负盈亏以后我半年竟然能造这么多,另一方面是没想到日常躺在家里的我竟然能赚这么多。

不是没想过买房,但真的没必要,我现在开了工作室在拍电影,考了公务员但是没去,世界各地儿随便飞,精神自由、车厘子自由、时间自由、金钱自由,还在北京三环边租了一套月租5000+房子。

上周末我还去银行存了点分红,方方面面租略算下来,这小半年也赚了三十来万,怎么说呢,

总体来讲已经完全从学生平稳过渡到了社会闲散人士,那我为什么还要凭空增加负担,执念买房?

更何况我和我爸都是独生子女,光是从父母和爷爷奶奶那继承房产,我就有两套,都是天津市区的,我反正以后结婚也是跟爸妈住,不管是长期短期来看都完全没有必要买房。

03

图片

人物介绍:

河南人,男,94年26岁,月薪8000,在西安高新区环普产业园工作,2020年初,在沣东买了一套120㎡的房子,首付52万,月供5500+。

买房感悟:我也想拼爹,但是条件不允许!

(以下为故事正文↓)

我是毕业就结了婚,刚结婚那会儿,我和老婆都是才跨出校门在西安的打工仔。 我家是在河南的小县城,父母都是农民,我现在在高新环普软件园工作,月薪8000,老婆的老家在汉中的小县城里,现在在西安某私企做行政,一个月4000左右,她自己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在上高中、大学,因此岳父岳母的积蓄几乎为零,所以我们结婚那会儿便没有提买房的事,而是租了间房子。 婚后,因为她的妹妹大学毕业自己能赚钱,我和老婆压力也小了很多,也开始渐渐存钱。 每到发工资的日子,我总是急匆匆地赶到银行,刨去必要的日常开销,其它的通通存进银行里,我计算着,这样下来在西安一年可以存上几平米了,不用几年,就可以存够首付的钱了。 这种日子很辛苦,但我们却像是秋天在农田里收割麦子的老农民,忙碌的一点点的收割着一平米又一平米的快乐。 但是,这种快乐并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延续下去,2019年6月份,西安限购收紧,我和老婆为了落户跑的焦头烂额。 后来,我们倒是顺顺利利的落户,但是我们能买的起的房子却再也没办法摇到号。 2019年11月中旬,赶上楼市不景气,我看中了沣东了一套房子,这次我没有犹豫,就赶紧想办法凑钱准备一举上车,为了借钱,我回了趟河南老家,在家呆了两个周,我把很多年不见的朋友都想着办法的联系了一遍,但是人情冷暖,让我接连面对了种种的闭门羹。 眼看着置业顾问催的越来越紧,我心里那个急啊,我就想着赶紧回西安再说。临走前,大哥递给我一个存折,我翻开存折一看到里面的数目,顿时吓了一大跳。 大哥跟我说:这是他上班几年的积蓄,他在老家也花不了多少钱,这里面的钱让我先应急,我接过了存折,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在前两天,我终于顺利的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套房,从售楼部出来,我特别兴奋,花了好几天才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看了好多90后买房的故事,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特例,因为在好多作者笔下,买套房子都太容易了,而我现在,吃碗牛肉面都觉得是奢侈··· 最后,作为一个紧挨95后的26岁中青年,我想说,我们这代

人虽然很随性,但不代表不靠谱,我们有假精致,但也有真务实!

04

图片

人物介绍:

95后,陕西安康人,现在南京漂,某世界500强上市公司会计,月薪1万+,2019年初父母为其付首付在安康高新区买下一套120㎡左右的三室,月供4000+。

买房感悟:活着不是为了房子,它只是一个附属品。

(以下为故事正文↓)

接到小编采访邀请的时候,我正在从南京回安康的火车上,毕业第二年,我还是习惯性的坐火车回家,翻开我的钱夹,里面大大小小的返乡票不下数十张。

说实话,现在的房子和工资想让我们95后过上想要的生活真的挺难的,

尤其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我们要的空间我们要的社群我们要的感性我们要的通宵,这些集所有生活状态于一体的楼盘,哪个开发商可以给我们提供?而我们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得起?

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现在在南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做会计,每个月1万多的工资,抛去房租、上班通勤费用,日常花销,一年到头我连春节回家都要在选择飞机还是火车上犹豫很久。 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说,你怎么没考虑在南京买一套房,我一定会回他:“你个瓜怂,怕是给疯球子了”。 对啊,在这个糊口都很难的城市,我怎么还敢指望烧钱买房子。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当我的父母跟我说要出首付为我买套房傍身的时候,我的第一顺位选择就是安康这个小城。 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说,我之所以这么选择,也是想为我以后在南京买房打下基础,我需要一点房贷拉着我逼着我努力挣钱,但我又不想房贷成为我生活的全部。 每个月3、4千块的这种还贷模式,或许会降低我在大城市的生活水平,但也确实能成为我日常加班的动力。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事实上很多人确实拥有一个好爸爸,但我们和70、80后最大的区别是: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房子,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附属品,甚至是一个“装逼”神器。

所以在买房这件事上,如果想清楚这一点,很多问题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

看完文章,最后我们来个灵魂拷问,95后买房,难吗?

有人说不难!95后拥有最好的父亲,最好的时代;

有人说难!刚上大学就遇上房价翻番,毕业了单靠自己买套房要活活累死···

从我身边的朋友来看,95后这代人,并没有把买房当做一个压力,虽然一个月拿着三四千的工资,他们偶尔也会感伤,说房子取代了梦想,其实呢,他们都清楚的知道,买房只是人生某个阶段所要经历的一个有趣的过程,

时间很多,空间很大,尽管我们曾被社会标榜个性张扬不服管教,标新立异,处处拼爹,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但无论买房与否,本质上来说都和年龄无关,房价无关,而是和自己有关,越成长你就会越发现,所有想要的东西,你都在慢慢实现,不是吗?

文章来源:西安楼市情报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