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武俊 来源 | 风财讯
国内疫情的影响持续趋缓,各行各业的复工潮逐步来临,房地产这颗大树的枝条正抽出新芽。
2月26日,全球疫情形势不明朗,外围市场大跌。国内方面,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大盘指数开盘跌超1%以上,创业板指迅速下探,盘中跌幅扩大至3%以上。具体板块来看,当日,涨幅居前板块为房地产。
具体个股方面,第一梯队房企涨幅相比较大,央企国企依旧是二级市场的“宠儿”。
2月26日,地产股收盘,保利地产涨4.78%,泰禾集团涨4.43%,融创中国涨2.94%,万科涨2.66%,当代置业涨1.83%。
1
地产股飘红 政策面利好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地产股逆势走强与各地出台稳楼市政策有明显关联,疫情之下,已有多省市出台政策为房企纾困。具体政策着重为以下几点:
1、南宁允许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
2、河南驻马店率先调低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20%,并实行购房补助政策。
3、浙商银行也于近日下发通知,将非“限购”城市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从原来的三成调降至两成。
4、工商银行绍兴分行发布通知,宣布降低二套房贷的首付比,最低可以3成。
突然发生的疫情一时之间让市场不知所措,此前,春节后各地频发新政稳定楼市。例如,地价分期、延期支付;延迟或部分减免房企的相关税费;可提前预售;更加宽松和积极的贷款支持政策等。
不过从各地第一波政策的着力点来看,关于土地、金融、税费方面的政策重心在于解决房地产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资金链问题,政策从购房者需求端的发力未出现相关迹象。
当代置业总裁张鹏向风财讯表示,疫情冲击着各行各业,整个行业3、4月的销售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他认为,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当前利好政策频出有利市场回暖。公司线上线下联动创新营销也正在努力摆脱疫情影响。
事实上,南京、沈阳、济南、郑州等一些二线城市售楼处正逐渐开放,这给当前的楼市寒冬吹来一丝暖风。
2月25日,郑州发文指出,有序恢复售楼部开放,每天接待客户总量不得超100人。2月20日,南京方面表示,商品房销售实行精准防控,符合条件的各开发企业项目售楼处逐步有序开放。此外,济南也正在研究售楼处和中介门店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恢复营业。
2
从救企到救市
风财讯发现,伴随疫情逐步缓解,楼市政策出现由供给端向需求端调整的苗头。
2月26日,东莞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包括贷款最长年限统一设定、可贷额度可上浮、二套房贷款比例上调、可申请延长贷款年限等细节的着力点,与此前各地着力于企业融资端的政策已经有显著差异。
房地产独立评论员周正国向风财讯表示,”公积金的主力是中产阶级,是购房的主体人群。这个放松当然可以刺激购房需求。属于国家调控了个人的住房储蓄存款政策,属于定向精准放松政策。“
复工潮渐近,支持性政策陆续有望使得房地产市场获得阶段性恢复。
华创证券昨日发表政策评论中提到,“近期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一方面是希望稳房地产以此稳开工、从而稳经济,另一方面则希望稳房地产以此稳土地市场、从而稳财政,在这双重诉求下,预计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下,后续地方政府的一城一策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并且供给端的政策较需求端政策会更大力度、更早时间地获得推进。”
不过,周正国也阐明,“力度放松还是小步快跑原则,政策入场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整体政策有放松的趋势,属于对冲经济波动的标准手段。适度放松银根不只是针对房地产行业。具体操作中政策“尺度宽窄”不同,有可能引起部分地区市场反弹现象。”
但目前来看,政策促使房价上涨的猜想依旧没有充分的依据。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风财讯表示,“当前因城施策的背景下,政策会发挥一定的作用,疫情预计使行业走势略显低迷,即便短期政策面出现宽松,预计房价短期内也不会大幅波动。”
尤其是对交易方面的限价、限购、限贷政策依然没有松动的迹象,这成为拦在需求端前面最高的门槛。
因此,“稳”基调依旧是行业主旋律,整体调控思想还未到定调全面极力刺激房地产业的时候。正如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所说,“目前,房地产金融政策没有调整和改变,依旧是“一城一策”,地方根据自己情况,在不违反大的政策框架下可以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