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社会 > 正文

单个快递柜被指利润率为240% 丰巢:假设条件太多,不回应

来源:新浪财经

小区业主大战丰巢收费 为何收个快递这么难?

撰文 / 梁超 8号楼工作室

5月10日,上海中环花苑小区向丰巢公司发出公开信,而该小区也是上海首家因丰巢超时收费而暂停使用快递柜的小区。

根据这封公开信的测算,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而公开资料显示,丰巢成立5年来,已亏损超过20亿元。

这一事件,使得小区业主大战丰巢事件再度升级。对此,丰巢科技CMO李文青向8号楼表示,“测算里面有很多他的假设条件,丰巢对此不回应”,并且表示,“丰巢的定价是低于成本的,要不也不会亏损”。

自从丰巢宣布收费以来,围绕此事的争论已经持续数十天。原本为了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设立的快递柜,怎么反而让收快递变得更难了?

5毛超时保管费引发的大战

4月30日,快递柜宣布开始向用户收费、开启会员服务。根据丰巢的政策,普通用户可享受的服务是免费保管包裹12小时,超过后每12小时后收取0.5元,3元封顶。如果注册会员,则分月卡和季卡,均可享受不限保管次数,每件可享7天长时存放,有效时长为30天和90天。

该制度一经推出,就引发了网友的争论,批判和声讨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少人表示,自己在网购或者邮寄快递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支付了快递费用,本就应该送货上门送货到人,而现在很多时候,是快递员都未联系收货人,直接就把包裹放到快递柜,“这样的保管费,我肯定不交。”

支持的声音也有,有上班族就说,“平时要上班加班,放柜子里下班来取,还是方便的”,也有人认为,12小时的免费保管时间过短,因为一旦加班时间过长,就超时了,“24小时更合理。”

就在网友唇枪舌剑正激烈时,5月7日,杭州东新园小区的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决定暂停使用丰巢快递柜,物业拔掉了小区内17个快递柜电源,成为全国首个停用丰巢柜的小区。

5月9号,丰巢方面发布了《东新园业委会事件声明》,声明中提到,2019年丰巢与东新园业委会、物业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约定每年支付高额进场费,业委会单方面断电已经构成违约,对非巢造成巨大经济与商誉损失,也给小区业主和快递员带来诸多不便。丰巢将保留追责权利。

丰巢可能没想到,杭州东新园小区就像点了第一把火,多地小区贴出停用丰巢智能快递柜的告示。根据媒体报道,在上海就有至少78个小区抵制丰巢出台的收费政策。

面对用户汹涌的情绪,5月9日深夜,丰巢发文回应,称收费政策的初衷是鼓励用户及时取件,“从上线会员功能以来,丰巢 12 小时内取件比例提升了 5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天早上可以空出近百万个格口。”丰巢还提到,后续将联系快递企业推出早取件、赢红包的活动。

赔本生意开启“两头收费”

其实丰巢已经不是第一次因费用问题引发争议了。

2019年10月9日,成都周女士下班回家取暂存在丰巢快递柜包裹时发现,屏幕上显示该件已经保管7小时,需支付1元才能开柜取货。她回家搜索发现,支付步骤是可以跳过的,网上类似周女士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丰巢当时给出的回应也是:为了鼓励用户尽快取件。

根据新浪财经当时做的调查,有超过1.3万的网友认为,这种行为涉嫌诱导消费。不过也有不少网友留言,“有跳过啊,没有强制,自己没看到就不要乱怪人”。

而今年这次丰巢收费开启会员制,则没有那么多人为其说话了,更多的则是质疑其“两头收费”。

丰巢此前是向快递员收取快递柜使用费。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丰巢快递柜格子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收费0.45元、0.4元、0.35元不等,而根据快递员派件量以及区域范围,丰巢快递柜还会调整收费标准。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的一位快递小哥就表示,自己一星期至少给丰巢50元的快递寄存费,从0.2到0.4元不等。

上海中环花苑小区在5月10日向丰巢发出的公开信里就算了一笔帐:以该小区为例,每台快递柜平均每天的场地租金支出(含电费)十几元,若以现在快递柜满负荷运转为基础,算每个格子周转率一天只有一次,单个快递柜80格,取快递员支付费用三档的中间值0.4元/单计算,每天收入至少为36元。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已经完全可以自我造血不说,还有大量的柜身贴纸广告、柜机屏幕和手机端的广告收入另计。

对此算法,丰巢科技CMO李文青向8号楼表示,“测算里面有很多他的假设条件,丰巢对此不回应。”

而与小区业委会的测算的快递柜依靠收取快递员费用和广告等收入完成自给自足的造血不同,丰巢的业绩报表则是“连年亏损”。

2015年6月7日,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以及普洛斯集团共同创建丰巢,投资规模为5亿元,其中顺丰占股35%,申通、中通和韵达各占20%,普洛斯则占5%。不过近几年,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已经相继退出。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丰巢的总营收为2255万元,净利润亏损为2.5亿元。2017年总营收为3.08亿元,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85亿元。到了2018年5月31日,丰巢资产总额是63.11亿元,而负债总额却高达17.32亿元。同一时期的总营收为2.88亿元,净利润亏损为2.49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丰巢未经审计的营收为3.34亿元,净利润亏损2.45亿元,2019年营收16.14亿元,净利润亏损7.81亿元。

李文青曾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增设新快递柜所致。而她也向8号楼表示,“丰巢的定价是低于成本的,要不也不会亏损。”

对于外界的质疑,李文青向8号楼表示“我们不再回应了”。而在被问及“会员制度推行进展如何”时,她则称,“会员是我们的推行服务的初衷,寄件的额外优惠以及礼品的派发是我们要深耕的。”

合并速递易 能否止亏盈利?

不过丰巢并不是第一家向用户收费的快递柜平台。

此前,格格、速递易(中邮智递)、日日顺乐家等多家快递柜公司就早已开始对超24小时的快递收取每天1元的保管费。不过根据这些企业的经验来看,向用户收费多半也不能带来盈利,顶多是减少亏损。以背靠中国邮政的速递易为例,2020年1月至3月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亏损约1.59亿,而去年同期亏损约5.17亿。

而就在收费制度引发热议的同时,5月5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丰巢拟与中邮智递(中邮速递易运营主体)进行股权重组。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将合计持有丰巢28.68%股权,中邮智递成为丰巢全资子公司运营。

顺丰在公告中表示,这次交易主要是为了做大做强智能快递柜主业,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快速抢占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区位,向快递员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而业内则普遍认为,两者“联姻”最大原因还是为了盈利。

数据显示,目前丰巢在全国布局了17万组快递柜,中邮速递易有9.4万组。而国家邮政局给出的数据是,全国已经建设了40.6万组快递柜。若按此来计算,丰巢合并速递易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5%。

在合并后如何发挥规模效应来尽快摆脱亏损,很明显将是丰巢接下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或许也就能说明,为何丰巢要坚定地推行收费制。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智能快递柜成本包括柜体成本、场地租金、设备折旧、铺设代理佣金、维护维修和电费网费通信费、管理费等。业内人士计算得出,一台智能快递柜一年的运维成本将达到10万元。

目前,智能快递柜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包含柜体广告、显示屏广告、微信端的广告等)、包裹揽件收入、向投递员收取的使用费、消费者逾期取件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有偿寄存和部分的打赏收费等。快递员对智能快递柜支付能力不高,支付0.3、0.5、1元的费用已是极限。用户不愿付费,用户逾期取件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有偿寄存和部分的打赏收费有限,相对10万/年的运营成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显然,除了向用户“讨赏”之外,如何找到更多的新的盈利模式,也成为丰巢下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