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社会 > 正文

润百合之乡共护“花样”产业——王台法庭打造特色普法新模式

以花为媒,法护乡情。

春日的王台镇,千亩百合竞相绽放,一群身着制服的身影穿梭在花田、企业和协会中。

作为“中国百合之乡”的法治守护者,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王台人民法庭紧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将普法课堂搬进百合花协会种植基地和企业车间,围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生态环境保护法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普法新模式,为百合产业全链条送上“法治养料”,让法律之花与百合共舞,护航乡村振兴“花样”发展。司法助农,合同规范守护"花经济"

聚焦百合产业链购销、劳务等高频法律场景,王台法庭走进延平区花卉协会,以"订单农业纠纷""货款拖欠案例"为切入点,手把手指导农户和企业规范合同条款,明确权利义务;与协会会长共同讨论“百合花电商经济”,为电商从业者剖析网络交易合同陷阱,助力百合线上销售合规化;通过"案例解剖+模板示范",让"一纸合同"成为保障花农权益的"护身符"。知产护航,法护创新赋能"金招牌"

针对百合品种研发、品牌建设中的痛点,王台法庭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从品种权登记、商标注册到包装设计侵权风险,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解读典型案例,提醒企业警惕“傍名牌”“仿品种”等行为,鼓励通过技术专利申报筑牢品牌壁垒。

生态法治,绿色理念深耕"希望田"

打破传统宣讲模式,王台法庭联动王台司法所,走进大棚花房、加工车间,向花企员工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趣味漫画折页,并向他们讲解民间借贷、高空抛物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庭干警踩着泥土,与花农在百合田埂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百合购销中的定金与违约金区别”“自然灾害导致履约困难如何维权”等实操问题,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种植花经济。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下一步,王台法庭将继续深耕“产业+法治”服务模式,让法律成为百合花产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能。如今,随着普法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花农懂得用合同守护“花海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用知识产权赋能品牌价值,一幅“产业兴、法治强、乡村美”的画卷正在王台镇徐徐展开。(延平法院苏文城陈薇)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