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社会 > 正文

19岁随父摆摊卖韭菜盒子女孩:想上传媒大学

\

最新消息>>

“研究生出来都没人用 4年花了十几万 时间也耽误了”

19岁的女孩小赵高中毕业后没考上本科,父亲认为读大专没用,“人家本科生,研究室出来都没人用,4年花了十几万,时间也耽误了。”于是,他便让女儿到南京和自己一起做韭菜盒生意,打算日后给女儿开个店。

\

\

\

女儿回应>>

和他吵过不少次 想上传媒大学

然而,这真是赵艳的选择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本人是这样回复的:我本身就不想和我爸做这个,也和他吵过不少次,但是……没有用。想上(学)啊,但是不同意。

\

\

\

网友评论>>

有网友认为,父亲的话没毛病,并非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

也有网友认为,父亲目光太短浅,上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素质和思维方式,这种收获不是摆摊能学到的;

\

还有人认为,不管做什么选择,都应该让孩子自己来,父亲不该强制干涉。

\

读书无用?>>

读书无法马上变现,却是终身的财富

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大潮冲击下,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读书无用论的思潮重又悄然泛起。2000年代前后在教育费用猛涨(10年涨了20倍)、就业低潮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自谋职业,使得贫困群体(尤其是农村)负债读书、还债无望,初中生流失、辍学现象严重。是为农村的读书无用论现象。

大学:跟教育备受诟病一样,中国大学一样受人指摘。行政化、丢失了自由精神、教学质量低、创新能力不够,大楼大师之辩、钱学森之问问了N年等等,近几年来,能找到的亮点大概就是校长卖萌的致辞、空调进寝室等生活琐碎。所以,读书无用只是中国大学的众多罪状之一。

父母:以前,谈到读书无用,我们最常用的例子是中途休学后来建立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现在,人们不再需要这种传奇式的“榜样”,父母和孩子们很容易就能在身边找到没读多少书却赚到很多钱的“榜样”。但是,这种“别家孩子”式的认知方式存在着以偏概全,只看到了少数的别家孩子,却忽视了读了书也赚了钱的别家孩子。

个人:读书无法马上变现,却是终身的财富。近日,有媒体官方微博总结了大学十大遗憾。这种关于大学的总结很多见,更多是为后来者提个醒,在大学中应该关注哪方面的生活,但是否选择、如何把握则还需要每个大学生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很多在大学培养的能力或许无法马上在市场上变现,但积淀的内在素质会逐渐在以后慢慢散发,助力工作和生活。这些内在的东西,大概就是与没读过书的人的最大不同。

\

前车之鉴>>

韩寒:应该庆幸在中国 别真觉得读书无用

他曾是桀骜不驯的代名词,但凡反思中国教育的文章,十有八九会用韩寒作为论据。

最近,韩寒又因为“教育话题”上了头条,画风却变了。

起因是他8日晚发了条微博,承认自己当年退学是很失败的事情。

\

或许是看舆论反响大,10日下午,韩寒又在微博发表了一篇长文《我所理解的教育》。这篇文章更反常,韩寒夸奖了中国教育制度,称“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得多。” 最后,韩寒还劝大家“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称高考是最公平和有效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