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近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根据会商预测结果,今年冬季,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叶殿秀表示,从预测来看,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并不排除期间有气温高低起伏的变化。
预计2019-2020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弱,东亚槽偏弱、偏东,这就意味着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我国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从分析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高0.5℃至1℃,汾渭平原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总体较差,与2018-2019年冬季接近,较2017-2018年冬季偏差,汾渭平原略好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网友表示:双11刚买的几条秋裤,意思是可以清空购物车了?
冷冬和暖冬咋定义?
冷冬和暖冬都指的是整个冬季的气温情况,而不是某天或某一个时期的气温变化。暖冬期间可能会有大雪纷飞时的寒冷,冷冬里也能感受到阳光明媚时的温暖,这都是正常的。短期的气温高低只是“小插曲”,整个冬季的平均冷暖情况才是“主旋律”,不能仅凭眼前的冷暖就对整个冬天下冷冬或暖冬的结论。
如何判断冷冬和暖冬?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候的冷暖可通过两个参数描述,一是平均温度,一个冬天三个月里的平均温度如果超过多年平均值,就算暖冬;低于多年平均值,就是冷冬。另一个参数是极端事件,比如一个冬季的数天之中骤然猛烈降温,出现寒潮天气。丁一汇说,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温度平均值显示的是暖冬,也不等于就不会出现很强的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