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特拉福德,曼城原本已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然而主队却被一种“违背自身声望和传统”的战术困住了手脚……
距离半场结束还有10分钟时,老特拉福德球场内却传来了阵阵口号声: “进攻!进攻!进攻!”这句口号本身就拥有一个悠久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比如1968年在温布利大球场进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曼联对阵本菲卡,眼看着马特-巴斯比的球队打算将1-0的领先优势拖到最后,现场红魔球迷们仍不顾这场比赛具备的特殊性质,还是群情激奋地喊出了这句口号;而荷兰人范加尔执教时期,这句口号似乎拥有了两方面含义:首先,它可以被视为球迷们正在嘲讽曼联空握的那些“无效控球权”;其次,它还代表着球迷们对于更多激情足球的渴望。不过,在这场曼市德比中响起的这句口号,则不会引发任何歧义,它只代表红魔球迷对于现状的不满。
穆里尼奥一直习惯于让自己的球队后撤到深位,每逢关键比赛更是如此。而曼城之前三轮联赛中的表现也证明了瓜迪奥拉的球队在遭遇那些“甘愿让出空间”、“没有太大进攻欲望”的对手时,往往会遇到更多麻烦。从这个角度来看,穆里尼奥针对此役所做出的战术安排,既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同时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也仅仅局限在这一个角度上而已。
将四大攻击手拉什福德、林加德、马夏尔和卢卡库同时派遣出场,这种貌似积极的举动等于丢了个“烟雾弹”。他在执教国际米兰期间,也曾同时把潘德夫、斯内德、埃托奥和迭戈-米利托留在场上,但在遭遇强敌时,这些人却都在严守战术纪律、玩命地进行防守。或许穆里尼奥最大的本事就在于,他总能说服一些优秀的前锋全力投入到防守任务之中。
此役,曼联的四位攻击手也都在不辞辛苦地、笨拙地进行防守,追逐着对方边卫——尤其是卢卡库。半场结束时,数据显示曼城的控球率已经达到75%,主队曼联则只完成了3脚射门。
看到曼联队友朝着卢卡库也并无把握拿住皮球的区域一次次地乱开大脚,看到全体曼联球员一次次地只能蜷缩于半场,也难怪一些曼联球迷会变得如此躁动不安。上世纪50年代的苏维埃之翼(俄罗斯俱乐部)所采用的防守战术,最终成为“链式防守”的最初原型——就像优秀的俄罗斯体育记者列夫-费拉托夫所指出的那样,这是属于“弱者的权力”。但曼联并不是弱者,相反他们是全世界最富裕的俱乐部。把足球踢成这样,当然有损这家俱乐部的形象。穆里尼奥当初在切尔西、波尔图,哪怕是国际米兰都奏效的一些招数,不应该套用在曼联和皇马身上。
先前对阵热刺时,曼联就实行了这种套路,整场比赛都在等待对手犯错,最终他们得偿所愿;而对阵利物浦时,他们故技重施,但却把比赛踢成了一场零进球的闷战。这场曼市德比中,对手的各种错误倒是随处可见。自从通过误打误撞的方式率先破门之后,一直处于控制态势的曼城球员似乎被自己传来传去的皮球给催眠了,半场结束前,他们集体昏了头——面对一记普通的直塞球,防守中的曼城球员居然犯下了3个错误。而这也再次暴露出曼城不擅长防守直塞球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