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景点改名“琅琊阁”就能名利双收?

一部架空历史类权谋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不仅捧得剧中的主创人员大红大紫,且剧中“琅琊山”的归属地也引发各方激烈争夺。苏鲁皖三地近日均在对剧中提到的“琅琊山”展开“正宗”归属之争。 此类“争名”桥断并非首次上演,之前雷人的“哈利路亚山”风波,西门庆故里之争等等都让我们领略过其改名事件的推动者风采。每每改名风波骤起,批评者总会拿文化作为反击的利器。而反观已经改名的地方,并未因各方热议或文化批评而有过反思、再议之举,依旧我行我素。改名风波的背后究其原因是利益的助推,而历经改名之后,又真正有多少地方能够如愿以偿。

\

《琅琊榜》热播三地欲傍剧扬名 滁州顺势“更名改姓”

“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相信看过电视剧《琅琊榜》的朋友们对《琅琊榜》这段中对琅琊山的介绍并不会陌生,而伴随着《琅琊榜》的热播和大受追捧,琅琊山、琅琊阁也理所应当的成为近来备受关注的热词。而紧随其后的则是山东、南京、安徽三地对琅琊山归属地的争夺之战。

争夺归属为先 “改名换姓”紧随

相比较山东、南京两地的声称形式,安徽滁州则来的更为实在,直接将琅琊山景区中的“会峰阁”悄然换成了“琅琊阁”,不仅如此,更在“琅琊阁”下刻上苏轼的落款,力争在这一轮争夺中占尽有利。

会峰阁本是琅琊山风景区内最高的建筑物,于1988年建筑在南天门明代建筑会峰亭遗址残基之上。会峰阁的命名,乃属“确有其事,有史可据”。但“琅琊阁”在“有待考证”的情况下,牌匾竟以“苏轼”落款,真假混淆,以真乱假。

对于会峰阁改名一事,当地称想以热播剧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琅琊山知名度,同时其管理机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后,回应改名缘由时声称:应游客需求,并否认了系为申请5A景区特地做的炒作。同时,安徽省琅琊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已抢先注册了琅琊阁商标。该公司负责人曾就此事向媒体称,“会峰阁”更名是为了借助《琅琊榜》配合微信营销,“用于旅游开发。如果《琅琊榜》有续集希望在这拍摄。”

\

网传“琅琊阁”牌匾下方明文写有“苏轼”二字。目前已去掉落款。网络截图

景区改名频抱大腿 并非史上首次

景区“傍”热播影视剧带动旅游业发展,此等做法“琅琊阁”还不是首开先例者。《山楂树之恋》热播后,外景地湖北远安县有人建议改县名为“山楂县”。如此改法并非最甚,湖南张家界更是在《阿凡达》之后将南天一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配合电影中的原景,直到如今在东南亚的旅游航线中仍用此名宣传。

旅游景点需要卖点跟包装,电视剧等流行文化产品,在公众的历史想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哪些是历史真实,哪些是虚构真实,景点的自我包装不能无底线。比如,在几年前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曾争夺“西门庆故里”之名的事件。业内人士表示称,既然西门庆都能启动若干文化工程,只怕争抢“潘金莲故里”,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再比如,最近故宫院庆90周年,特新开放慈宁宫等四大区域,其中包括了热播电视剧《甄嬛传》故事较集中的几座宫殿。对此,有些新闻媒体以“故宫喊你看甄嬛”为题加以报道。但其实本次故宫原状陈列项目6年前就已筹备启动,早于《甄嬛传》开播。故宫方面也强调,“甄嬛”作为影视作品里的一个人物,并不是真正的乾隆帝生母崇庆皇太后钮钴禄氏本人。观众参观时,才不至于错将“戏说”当“正史”。

清宫戏宣扬的尔虞我诈,“宫心计”背后的陈旧历史观,早有有识之士批评。旅游景点的改名运动,把虚构、戏说的历史具象化、实体化,一旦用物质手段把虚构历史固定下来,弄假成真就有了“证据”,后世再翻案,可能更难说清。

\

张家界的“南天一柱”也是更名后的“哈利路亚山 ” 图片源自于网络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除了借势热播剧,苏、鲁、皖三地对“琅琊”的争夺,说到底也是争夺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体现。利用热播剧带动地方宣传这本无可厚非,但尊重历史才是前提。现在社会上出现这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很容易中断了历史的延续,与之相关的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一些大事件也容易被“断片”了。改一次容易,再改回来岂是易事?随意更名改姓,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有割断历史的危险。话说回来,不过结合历来“争名”事件后来看,这样关注度颇大的“正统”争夺战,大多并非官方所为,更多是一种民间炒作,也无需过分担忧。

“互联网+”指明方向 “影视+旅游”开辟新路

上世纪90年代,山西乔家大院就因为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炮走红,在山西众多大院中迅速脱颖而出,名气急剧蹿升,一时间游客纷至沓来。后来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更进一步奠定了其地位。此外,凭借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重庆武隆的天生三桥景区打开了知名度,日平均游客接待量大幅攀升。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将文中极具文艺情怀的东极岛带入荧屏,片中一首《东极岛之歌》也让大家知道了这里是祖国大陆的东极,节假日前往这里的游客比以前增加了近10倍。更据报道在2014年暑期前半段更是以实名制的身份才可买到如岛船票。姜文的《让子弹飞》使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名声更盛以往,电影播出后的2011年元旦期间,游客量同比激增近4成。

这些景区借助热播影视剧,不仅提高了人气,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可谓名利双收。其实,仔细分析这些成功案例,不难发现,上述景区就是影视剧的拍摄地,剧中的元素与景区高度契合,游客带着观感游览,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反观滁州琅琊山,因为一部与自己没多大关系的《琅琊榜》的热播,便匆匆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景点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实在有些牵强附会。首先,电视剧《琅琊榜》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不论是历史背景,还是剧情,都是虚构的,剧中的“琅琊山”也不过是作者根据剧情的需要杜撰的。《琅琊榜》既不在滁州琅琊山拍摄,也找不到相关联的元素,仅仅拿一个名称来做文章,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即便说一些游客出于好奇,到琅琊山一游,但是寻找不到情感共鸣的琅琊山,景区口碑如何建立?

\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图片源自网路

网上热议非凡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此消息一出,网上也是展开了一篇热议,有人支持,也有反对,各家之眼,百花齐放。下面就来看看网民朋友对此事件都有些什么看法。

支持方:

网民“薰洁冰寒”再起博客中就写到:“影视文化作为当代大众娱乐消费的主要文化产品,其自身包含着大量的‘注意力资源’。”

\

\

\

图片源自网络微博截图

反对方:

网民张金也发表看法:“少部分游客只会暂时因好奇而来,一旦有新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出现,观众就会被夺走眼球的。”

\

\

\

图片源自网络微博截图

其实细细说来,并非所有借助荧屏热点增加地方关注度并顺势展开旅游地宣传的都一无是处。就拿湖南芙蓉镇来说,原名大王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因电影谢晋执导的《芙蓉镇》在此拍摄,因而改名芙蓉镇,而电影也吹响了湘西旅游的号角。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旅游业还没有现在这么火,而王村镇的旅游业已做得如火如荼,日接待旅游客量在3000人次左右,最高峰达5000多人次,对这个当时人口不足5万的小镇来说,《芙蓉镇》最直接的收益就是旅客带给小镇居民那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一时间,王村镇成为猛峒河沿岸最富裕的古镇。电影《芙蓉镇》让全国人民第一次领略到湘西古镇的古朴魅力。

专家解读:文化资源内涵才是关键

著名旅游专家、社会学者、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表示,借助热播电视剧或者电影来传播产品,本是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中重要的路径,但这类营销和影视本身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是拍摄地,或者有文化关系。 “实际上(更好的选择可能是)借琅琊榜来营销琅琊山,未必要改名。”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看,最关键不是景区名字真假,“如果是真的,名正言顺,但如果产品开发得好,也可以以假乱真,这需要智力、财力(的投入)乃至天时地利,就像花木兰的故事、熊猫的故事,为什么迪士尼做了就火了,关键是看有没有创意”、“要尊重历史规律,不是投入多少钱就搞能定。”

\

湖南芙蓉镇 图片源于网络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正如人民日报中所评:“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道。”俗话说:花果山好造,“正果”却难修。不是所有的借势都能成功。《琅琊榜》是一部以南北朝时代为背景虚构的电视剧,对于滁州来说,把始建于明朝的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凭借仅有几个虚构人物和虚构建筑,代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在“影视+旅游”这方面还是有不少成功案例的,万达影视城、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兄弟影视主题公园、苏州影视城、西北影视城等项目均是中国影视旅游地产领域的成功范例,滁州可以多多参考取其精华。但切记,旅游推介和形象宣传,可不能不顾社会影响和历史事实盲目追求市场效果,这种借势推广怕到最后也是买椟还珠。

影视+旅游并非完美 影视旅游有生命周期

涉及滁州改名琅琊阁,著名旅游专家、社会学者、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也表示“这样做很可能就改变了文脉,到底是会峰阁更持久,还是琅琊榜的影响更持久?”

影视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正在成为一桩事先张扬的旅游推广活动。日前,同程旅游推出的由徐峥设计的“非凡香港”线路首发团顺利返程。除此之外,包括途牛、中青旅、淘宝去啊、芒果网等多家旅游网站和旅行社都推出了相应的香港旅游线路。

\

电影《港囧》合作推广的“非凡香港”线路 图片源自人民网

虽然“影视+旅游”风光无限,但却也有个先天的短板不容回避,就是它的生命周期往往不长。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拍《第三类接触》的魔鬼谷,地理位置非常偏远,但影片一热映,第二年的游客量就同比增长了70%,不过,影片热度一过去,游客量又回落了。

“问题是,这样的产品生命周期只有一年甚至半年,影视剧热播一过,就失去了吸引力。”京城某旅行机构相关负责人一句话点破了业界的尴尬。她认为,这样的发展模式对旅行社的要求非常高,为了能追上影视剧,旅行社需要频繁推出新产品,需要旅行社有很强的创造力和资源协调能力。

且影视旅游,很容易产生时空集聚,某一时段、某一地点的游客蜂拥而来,因交通、住宿和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使游客大失所望,不再有“回头客”,继而影响口碑失去发展机会。“能不能借影视热映的势头赚足,非常考验后续策划及周边产品发展。”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秦良杰表示。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效果再好,影视的效应终归是一次性的,要想把短暂的拉动变成较长久的旅游兴奋点,还应该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电影中的旅游宣传,实际做的是形象宣传,解决的是“到哪儿去”的问题。接下来应当借力使力,进行第二个层面的产品宣传,提供吃、住、行等多方面的信息,解决“去做什么”、“怎么去”的问题。第三个层面就是口碑宣传,通过满意的旅游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来,也就是解决“要不要再去”的问题。

携程网相关负责人认为,打造影视剧同名旅游产品应该强调从剧集元素、情感元素出发,挖掘消费者深层旅游需求,并且紧密结合流行文化,实地打造符合粉丝心理需求的产品。“景区的影视热之后,吸引游客再来舟山的东西是什么?必须得是文化,得拿一些文化的东西给人家。”

秦良杰介绍,这方面韩国做得较出色,大长今的热度过去了,但政府借此做了很多文化宣传的活动,像服装、饮食,影迷们不仅对大长今感兴趣,还对韩国的文化发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