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世界不再靠荷尔蒙成长,脱发的90后也端起了保温杯

双十一大战拉下帷幕后,环看我周围小伙伴满满当当的购物清单,除了衣服、化妆品和生活用品外,还发现两样清奇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东西——养生用品和育发液。这些已经成为我们90后的新宠了。

\

养生?脱发?

你没有看错,90后已经提前步入中年危机。按联合国的说法,1993年以前出生的你我他,已经是中年人了。

我已经无法丢掉熬夜的习惯了

早在九月,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数据对外发布的《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显示,与传统认知不同,脱发并非只困扰着中老年群体,目前主流脱发人群的年龄已呈明显下沉趋势。

在从阿里零售平台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以36.1%的占比,即将赶超占比为38.5%的80后,成为拥有脱发烦恼的主力军;而以70前、70后为代表的中老年群体的“补植”需求,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

还没脱贫脱单,脱发就已经取代猝死,成为当代青年的首要隐患。

冯唐老师在苦口婆心规劝的,“一旦谢顶,主动在发型上皈依我佛。其实买个松下的电动剃头推子,脱光了蹲在洗手间,自己给自己剃,两周一次,坚持一生,能省下不少时间和金钱。”原来最实用对象的居然是90后。

确实,在不少90后身上,已经开始出现各种中年人才会出现的哀伤:发际线渐渐后移;头发日渐干枯稀少,看着手中一簇簇头发,瞬间就产生一种快要秃顶的错觉。这些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慌张,抓住一瓶育发液才是实打实的救命稻草。

90后脱发的话题就这么火了起来:“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90后女生双十一囤防脱洗发水和生发液”、“90后是秃掉的一代”……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脱发对准的群体已经不是我们的长辈。

不过生猛的标题下,内文并不可怕。少年头秃不仅不是中国所独有,甚至不是中国最糟糕。脱发在白人身上最为频繁,30岁前就有30%秃了,黑人次之,黄种人情况最好。在“世界秃顶地图”大赛中,中国队名列15名,虽然比中国足球队排名前多了,但也不过是刚刚进入世界杯复赛。

导致脱发的原因有很多,除去遗传因素之外,化学物质、激素等都能致秃。然而在90后脱发问题上,精神性脱发或许是最大的原因。

90后的脱发危机,昭示着他们的健康资本已经开始透支了。在最后一批九零后身上,有着沉重的精神压力,课业的繁重、竞争的压力、生活中各种烦心事、无法排解的孤独感……

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拼命跑拼命追赶。迄今为止,我们不长的二十多年人生路被划分出了大大小小的起跑线,高考结束就解放?并不,大学起跑线才刚刚开始。

\

不规律的作息也是影响脱发的因素之一,熬夜才知道人类的极限是可以挑战的。不在大学里刷过夜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复习刷夜、社团刷夜、工作刷夜……总有一款适合你。即便是有一天没有事情,也会选择做其他的事情来消磨夜生活,仿佛早睡是浪费生命,会与夜间的重大消息失之交臂。

在小学摘抄过的珍惜时间警句里,有一句狄更斯的名言,“要延长白天的时间,最妙的办法莫如从黑夜偷用几个钟头。” 但是啊,90后生活中好像总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已经无法丢掉熬夜的习惯了。

一旦开始惜命,生活的一切都将改变

在知乎有个问题很火:“哪一刻你突然觉得自己老了?”答案都很扎心,同时弥漫着浓浓的焦虑感。

“某天下班等车时,一个一米八几的高个学生笑着问我,“叔叔,沃尔玛怎么走?”

“看电视里的体育比赛,解说:这是一位92年出生的老将!我:……%¥¥%*……%”

“90后已进入晚婚年龄。”

“护肤品功效从保湿换成了抗皱。”

“看偶像演唱会,在一圈整场尖叫的妹子中间体力不支地感慨不服老不行。”

“90后不再是遭受攻击的主要对象了,00后分担了很多责任。”

“发现2007年已经是10年前,各种十年之约都到期了。以前还觉得,那么长的时间,怎么过得完。”

“通宵一晚,懵逼一周。”

在讨论“脱发危机”前,“中年危机”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年”往往意味着没有傲人的健康资本可供消耗,而“危机”二字则意味着对未来没有一份有力保障。这个保障可以关乎金钱,可以关乎对未来的期望。

而90后的我们,昨天还是祖国的花朵、儿童节的宝宝,今天就昂首迈进中年危机,提前开始研究自救方法,为自己续命。好像和年龄并不匹配的“养生”,竟然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之一。

\

毫不夸张地说,在“90后中年危机”铺天盖地而来之前,我已经学着冬天不露脚踝和常喝温水,对天气温度的敏感直线上升,室友也学会自制柠檬泡水和枸杞泡茶。我们并不是为了“被中年”而中年。

一旦开始惜命,生活的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十年前一顿能吃二十个烤腰子的老李,现在每天中午步行去5KM以外的地方吃一碗“轻断食纯素沙拉”;

五年前咖啡奶茶不离手的小王,现在在朋友圈里跟风晒张网红奶茶前都会再三告诫服务员“去冰去奶三分甜”;

老同学聚会,点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有人却从头到尾只嚼了两颗薄荷糖,抽了半盒烟。

但还有一种90后奇特的养生文化,“一边糟蹋自己,一边养生保健”,比如泡着枸杞喝啤酒、吃完火锅再吃胃药、穿着护膝蹦迪,用最贵的护肤品来熬最深的夜、通宵后希望白天一场大睡可以把睡眠补回来……

\

\

这种健康焦虑,就像是一个有着有效期限的“自嘲”或是浮在浅层的情绪表达。大部分人在吐槽之余,内心的潜台词是:“别人也这样啊,别人也还没出什么大问题啊”、“我还不到去医院检查吃药的时候呢。”

所以,当关掉了一篇又一篇的“养生宝典”之后,部分90后依然我行我素,该刷手机还刷手机,该熬夜继续熬夜。虽然他们知道这些习惯不好,但就是改不了,当然也不想改。现实很无奈,意志力薄弱的90后年轻人只好一直妥协着,有空就努力养养生,好歹追求一下平衡。

“90后中年危机”,或许只是伪命题

“迷茫”、“焦虑”、“脱发”、“过早中年”,这些词已经在90后中掀起波浪。

但层层叠叠累压的关于“90后中年危机”,或许只是一个伪命题呢?“90后的中年危机”,只是这个词稍微耸动一点,但是每一个阶段的人,80后、70后,都会有这种时刻,都会有必经的恐慌时代。每一次的焦虑在你看来是天大的事儿,但在过来人的眼中却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我们在说世界这么大,走走看看,但是准备好了吗?实力怎么样?准备好后,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接生活的考验?有没有一种信心探索未来,或者承接生活?90后中年危机其实就是说,在内心成熟能力上缺乏一种足够的空间。

\

这个时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焦虑,突然就像中年人的胆固醇一样开始集中爆发。从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我们现在的人这么纠结、分裂和焦虑。把全世界的变色龙汇集起来,也不如他们的情绪和表演多变。

焦虑归焦虑,生活归生活,得拎得清。如今的80后、90后、00后,他们有着自己的主心骨,不容易被时代带动。岁月不会那么容易被激情燃烧,回忆过去也不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被焦虑围绕,他们更加务实,也更加惜命。他们更热衷养生,更青睐保温杯。

那个喝啤酒的少年,终将拿起保温杯,不是青春已逝,激情不再,也绝不是浪子回头循规蹈矩。只不过人总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找个平衡,以一个更优雅的姿态活下去。

我们呢,要保持镇定,这只是一场中年危机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