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蜀绣大师孟德芝:40余年造就指尖上的传奇人生

刚刚过去的七夕节,某电商平台上“蜀绣+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或歪头卖萌或趴地酣睡……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带领团队出品的大熊猫系列摆件销量也十分可观。

针线交织的蜀绣在方寸之间形成美丽画卷:采莲时节鱼戏莲叶间,皆若空游无所依;芭蕉树下大熊猫嚼竹纳凉,憨态可掬……在孟德芝工作室内,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明暗交错、用色考究,生动地呈现在一片片绸缎上。

蜀绣又名川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的针法和技艺在四大名绣最多,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工作室小小的四方天地把闹市的嘈杂隔绝开,有着40多年绣龄的孟德芝俯身于绷子前,一针一线勾勒出锦鲤,锦鲤仿佛在绣缎上游动了起来。

回首蜀绣学习之路,阴差阳错像是命运的呼应。1978年高考失利后,与教师梦失之交臂的孟德芝接替母亲进入成都蜀绣厂。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又或是因为极具天赋,初入蜀绣厂的孟德芝第一幅作品便在新人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992年,年仅31岁的孟德芝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20世纪90年代,蜀绣厂收益日渐下滑,年轻人渐渐“跳槽”。2005年蜀绣厂改制,没随大流转业的孟德芝下岗了。孟德芝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当时我和丈夫双双下岗,儿子读大学急需用钱。继续坚守蜀绣并白手起家创业,是个勇敢的决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3月,成都文殊坊拟打造历史文化片区,孟德芝作为蜀绣大师被邀请入驻。2012年,孟德芝团队得到了为人民大会堂绣制作品《秋色高原》的机会。孟德芝介绍,在绣制时,她创新性地把传统的针法和乱针针法混合使用。“按照过去的绣法,要么用传统的针法,要么用乱针,而《秋色高原》原作是一幅颜色丰富绚丽的摄影作品,一根针要穿几个颜色,必须把针法融合使用。”最终,她和团队不舍昼夜,在紧迫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近年,孟德芝团队也做了不少“破圈”尝试。除了与四川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让更多热爱蜀绣的年轻血液加入外,同时,孟德芝也进入中小学开办蜀绣兴趣班,让孩子们从小“触电”,培养对蜀绣的兴趣。

“蜀绣传承了3000多年,它的技艺水平是炉火纯青的,但要走得更远,还必须要创新。”对于蜀绣走向国外市场,孟德芝很有信心,她和团队在探索中有了新的思考,“一方面是要重视环保,注重材料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是要在审美上求同存异,用蜀绣的纹理与色彩诠释不同文化和民俗的美。”

从落榜、失业到蜀绣大师,从学徒到桃李遍地,孟德芝用40余年时间创造了指尖上的传奇人生。她说,“蜀绣成就了我的一生事业,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中。”(完)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