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寻味中华】长沙臭豆腐:五味之外 逐臭品香

炸得干香脆口的臭豆腐,中间戳个洞,灌入特制辣椒汁,汁水裹着豆香在唇齿间蔓延,霎时令人味蕾大开。

6月10日,即将出锅的臭豆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便沿袭姜氏祖传,如今已有百年历史。时至今日,每当夜幕降临,长沙黄兴路、坡子街、太平街等繁华地段人流如织,几家臭豆腐店前总是排起长龙。臭豆腐,依然是长沙小吃“头牌”。

“真正会吃臭豆腐的,第一片什么都不加,吃豆腐的原味。”长沙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周后目将刚出锅的臭豆腐递给食客品尝。酥脆鲜香,吃完口中余留一丝豆香。第二片蘸上辣酱汁咀嚼,又是另一番滋味。

在中国,臭食的诞生大都与勤俭节约的持家准则有关,臭豆腐也是如此。

清同治年间,属长沙府管辖的湘阴县城有一姜姓人家世代制作豆腐,其中一种酱干制作讲究,放置时间过长便发臭、变黑,倒掉甚为可惜。一次,老板娘将有臭味的酱干放入茶油中炸,顿时香气四溢,引得左邻右舍前来品尝。后姜家潜心研究改进制作技术,臭豆腐闻名全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便沿袭姜氏祖传,如今已有百年历史。祖籍湖南衡阳的台湾“诗魔”洛夫2004年回乡访问时,前往火宫殿品尝,欣然题词“臭豆腐真香”。

6月10日,游人参观长沙火宫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便沿袭姜氏祖传,如今已有百年历史。时至今日,每当夜幕降临,长沙黄兴路、坡子街、太平街等繁华地段人流如织,几家臭豆腐店前总是排起长龙。臭豆腐,依然是长沙小吃“头牌”。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秘诀就在于卤水。”据周后目介绍,每年冬至,将香菇、鲜冬笋、浏阳豆豉、曲酒等20多种原材料放入缸中,持续发酵至少两年,才能制作成独特卤水。

“这些卤水代代相传,由于浸泡豆腐会消耗卤水,就要通过加入新制卤水来补充,新老卤水在恒温环境中结合、自然发酵,目前这一缸13年来就是这样不断续入新卤水。”周后目将备好的豆腐坯倒入缸中浸泡,十来分钟后再用手慢慢翻动,确保每块都能全面吸收卤水。“夏天要泡上两三个小时,冬天差不多要六个小时。”

浸泡好的臭豆腐坯“黑如墨”,置入滚烫油锅中,用漏勺不停翻滚,五到七分钟后,原本平整的臭豆腐一个个鼓起“肚子”,外焦里嫩,“滋啦”声中飘出阵阵香气。

6月10日,长沙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周后目将备好的豆腐坯倒入缸中浸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便沿袭姜氏祖传,如今已有百年历史。时至今日,每当夜幕降临,长沙黄兴路、坡子街、太平街等繁华地段人流如织,几家臭豆腐店前总是排起长龙。臭豆腐,依然是长沙小吃“头牌”。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