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丰富“文化食粮” 打造高品质人文晋江

  近日,来自法国的新欧洲交响乐团在晋江戏剧中心为晋江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交响乐演出,“岁月如歌”新年合唱音乐会、“致敬经典”2018年新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聆听世界的声音”2018年晋江新年音乐会等精彩节目,也在“大美晋江”惠民舞台上轮番登场。
 
  近年来,“大美晋江”惠民舞台工程不断引进话剧、儿童剧、管弦乐、音乐会、民乐、交响乐及京剧、越剧、婺剧等戏曲高端演出,实现国际级高端演出常态化,并结合南音、民乐、古琴等本地文艺队伍进行惠民演出,推动高甲、木偶戏剧精品进剧场、镇村、企业、校园开展公益性演出,为广大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食粮。
 
  据统计,2017年“大美晋江”惠民舞台工程共演出67场,戏剧精品进剧场、进镇村、进企业、进校园演出136场,为晋江百姓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今年,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晋江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计划在海丝沿线国家(地区)举办晋江文化周,展示晋江地方特色文化,包括南音、高甲、木偶等活态展示和非遗图片展,提高域外晋江乡亲对祖地文化的认同。同时,晋江将积极发挥侨力资源、对台优势,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和服务保障力,全力打造高品质人文晋江。
 
  文化空间全民共享
 
  去年,晋江象山小学举办的一场“《作文的风景》——阅读与写作专场讲座”在晋江文化中心三楼视听室举行。原来,该校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学校临时租用厂房作为校舍。由于是过渡阶段,为了避免浪费,视听多媒体教室暂时还未配备,但学校又非常重视书香校园活动建设,正苦于没有场地开展活动。得知晋江开展“文化空间共享计划”后,校方第一时间就进行申请并顺利获批,这才将一场校内讲座开在了晋江文化中心这个市级大平台。
 
  去年1月起,晋江正式推出“文化空间共享计划”,将图书馆、五店市传统街区等一批市级文化阵地面向社会开放,一年来共举办了上百场的公益性活动,内容涵盖讲座、展览、演出、民俗活动、文创集市等。
 
  晋江文体新局有关人员表示,“文化空间共享计划”的推出,大大有利于整合利用晋江市级文化场馆的空余档期,减少场馆闲置率,发挥市级公共文化场所的最大效益,将打造成晋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品牌。
 
  打造“家门口”的阅读
 
  去年年底,晋江青阳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等处新开了一批百姓书房,温馨安静的环境让人心神放松,满架书籍则让人舒心享受一顿精神大餐。今年,晋江还将百姓书房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拟选择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建设一批百姓书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读好书,通过创建“全民阅读”,让“书香气息”环绕晋江全城。
 
  一座城市的品位,需要阅读的滋养。近年来,为实现市民能享受“家门口”的阅读,晋江着力打造“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在城乡区域的全覆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共建设了32个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并实现全市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方便读者就近借阅。
 
  2016年12月,晋江还建成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为市民提供24小时不关门的休闲阅读体验。晋江图书馆还创新尝试与一些社会书店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实现了“图书馆+书店”的新型合作模式,形成了全新的公共阅读服务方式。
 
  从2011年起,晋江还每年坚持举办“悦”读节。6年多来,仅晋江图书馆承办的晋江“悦”读节活动就达1300多场次,参与者超过107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晋江的全民阅读。
 
  在过去一年,晋江文联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文艺创作、展示、交流等活动,突出晋江元素、晋江题材,出版《海丝晋江》等文艺类书籍25部,并组织本地作家进校园,推出33项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下基层,用文化的力量温暖更多群众。
 
  戏窝子“老树开新花”
 
  去年,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在晋江隆重登场,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家艺术表演单位参加,组成5台曲艺、2台木偶剧和1台皮影戏,共8场演出、场场爆满。此外,第五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近30场公益性演出,也在晋江戏剧中心、文化中心、五店市传统街区、校园、乡镇演出,让晋江市民大饱眼福。
 
  晋江素有“戏窝子”的美称。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地方戏曲,近年来,晋江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台提升改造、戏剧精品公益性惠民演出、剧团发展、精品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培育观众群体、曲目抢救保护和理论研究、传播普及推广等方面的传承发展,大力推动晋江戏曲繁荣发展。
 
  原创的文艺作品最有生命力。为此,晋江大力加强优秀作品创作生产的规划引导,推出一批“走心”的精品力作、新作、优作,繁荣文艺创作,并复排《玉杯记》、《番婆弄》、《五女平南》等传统木偶、高甲剧目,同步开展“百场木偶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戏曲文化精品演出惠及民众,融入百姓生活。
 
  文创产业升级换挡
 
  去年12月,第四届晋江文化产业周配合泉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洪山文创园及周边文创机构商家为核心,策划举办“晋江家门口的文博会”,在集中展示晋江文化产业生机勃勃发展态势的同时,搭建产业对接平台,凝聚文化产业发展共识,让晋江这座值得托付终身的城市更加耀眼夺目。
 
  为全面展示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制造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晋江于2014年起每年策划举办一届文化产业周活动。前三届分别以“文化助力产业·创意点燃梦想”“融合发展·众创共赢”“文创让城市更具品质”为主题,每届活动历时7天,包括20项以上系列活动,紧贴文化的力量、创意的力量,以“文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实体经济更强壮、更鲜活、更有生命力,有效营造了浓厚的文创氛围。
 
  今年,晋江还将继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用好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壮大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组建一批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培育引进一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注重文创产业园区品质提升,推动文化与科技、制造、旅游等深度融合。
 
  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去年,被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当中的晋江草庵、金交椅山古窑址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阶段性考评,晋江文物保护和传承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近年来,晋江坚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总体思路,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晋江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深耕文化旅游品牌,全面做好文物古迹、古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修缮,推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今年,晋江将深入推进“五古丰登”行动计划,挖掘草庵、金交椅山古窑址等文化资源,设立非遗馆、文化名人展馆,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加快龙山寺周边环境整治和梧林、灵水、紫峰里等传统风貌区建设,丰富五店市传统街区文化体验,打造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城市地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