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乡音版《牡丹亭》首次晋京演出

\

1月16日晚,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盱河高腔是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故里抚州的古老唱腔,也是广昌孟戏的主要声腔。广昌孟戏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现为江西省抚州市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此次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旨在着力还原400年前汤显祖戏曲精品,既传承发扬汤翁的文化地位和艺术价值,又推动盱河高腔焕发第二次生命力。

\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演出分九个场次——序《闺塾》、一《惊梦》、二《寻梦》、三《诊祟》、四《闹殇》、五《拾画》、六《冥判》、七《幽媾》、尾《回生》,以雅俗共赏、风格独特为艺术基调,深入融合西洋乐器和传统戏曲民乐,既不失传统音韵,又有现代审美多元角度的呈现。剧中人物佐以鲜明的人物个性和形象特点,实现表演性、动作性和赏味性。

本剧主创分别由著名导演童薇薇、编剧曹路生、舞美设计韩生、唱腔设计程烈清和音乐设计王加南等担纲,国家一级演员吴岚饰演杜丽娘。剧中使用盱河高腔的传统曲牌有100多支。最早的海盐腔只有打击乐伴奏,没有管弦乐,但为了更贴近人物、贴近生活、贴近情感,此次加进了管弦乐伴奏,使盱河高腔更加丰富。为了体现本土风格,剧中还加入抚州方言,有别于昆曲等其他剧种的《牡丹亭》版本。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牡丹亭》问世以来,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昆曲等各个剧种都演绎过。此次抚州市创排乡音版,用盱河高腔演绎的《牡丹亭》,在国内还是首次。

该剧还将于本月18日和20日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保利剧院演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