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国际认证本地化实施研讨会”在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上成功

 

2023年2月1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英国教育科技协会及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国际认证本地化实施研讨会”在国务院批复,教育部支持的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上成功亮相。本场研讨会邀请了中外13位领导、职教专家,以及特邀6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领导代表参会。

2022年12月21日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开发一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进专业化、模块化发展,健全标准规范、创新运维机制”。本次研讨会上,就标准认证由谁来主导、谁来开发、谁来评估、本土化实施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王永利副会长及秘书长首先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在致辞中谈到在全球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秉持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的讲话思想,职业教育站在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新发展。

英国教育科技协会副主席Cas Widdershoven先生表示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需以创新为源动力,打破资源壁垒,推动全球教育更加公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英国教育科技协会多年以来坚持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持续赋能中国职教。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集结更多力量,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副处长邱懿女士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创业,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遵循职业教育国际共同理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认证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在普职融通、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对于打造中国特色职教品牌、促进全球技能人才流动、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主旨演讲环节,来自英国国际贸易部教育署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专家、英国教育科技协会首席职教专家Jonathan Ledger 先生详细介绍了英国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认证系统,专业标准认证机构联合英国政府、高等教育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企业制定统一的课程及人才培养标准,为英国培养符合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同时,他谈到了中英之间的专业标准引进,对于未来双方引进专业国际标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化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表示肯定及期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项目专家刘育锋对国际职教经验本土化进行了深度的交流,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训基地不完全、制度标准待更新,以及企业参与积极度不足等问题,刘育锋女士认为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明确目标、获取全面信息、选择可迁移内容,在试点基础上引入国际认同的专业标准认证,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通用的育人标准。

本次研讨会圆桌论坛环节特邀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邢晖女士;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志宏先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孙诚女士;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主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波先生;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鹏飞先生;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先生;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院长陈杏禹女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宗诚博士担当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关系到行业的人才共给和改革。研讨会上,专家代表各抒己见,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也吸引了大批院校代表全程听会,现场气氛空前高涨,一座难求。本次圆桌论坛的成果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未来发展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在主旨分享环节,英国教育科技协会课程与培训总监管昊女士向与会听众分享了协助中方院校在专业标准国际认证领域积累的经验,并从政策指引、AET探索实践的发现、以英国为例专业标准国际认证领域启示等方面进行展开。英国教育科技协会中国办事处已助力多所院校引进包括专业标准、专业课程、外方专家等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期望未来继续助力职业院校探索国际专业标准的引入、本地化实施以及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认证的相关工作,促进与国际认证机构和组织的密切合作,推动国际化进一步快速发展。

会议的最后,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英国教育科技协会中国区执行主席武印霞女士进行了活动总结,她表示我们将会以2022年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行动指南,不断完善专业标准建设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的关键,是接轨国际、提升中国职教品牌的有力抓手,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培养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支撑。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为国内外合作方和职业院校提供更多的国际高级别交流交往机会,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