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把文化大餐端上百姓“餐桌”

  “啡阅青岛”图书馆项目将咖啡馆等休闲场所打造成新的阅读服务空间。
 
  八大峡社区居民登上“百姓时尚秀·舞蹈秀”的舞台。
 
  清明节·诗词会走进香港花园社区。
 
  如果你住在市南区,生活一定很丰富多彩:多种形态的文化场馆、功能性文化设施、群众健身娱乐场所、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遍布大街小巷、广场院落。闲暇日子,到这些社区剧场、社区音乐厅、街区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社区讲堂、各大剧场等,看一出话剧,赏一段京戏,看一场露天电影,瞧一台歌舞小品,读一本好书,听一曲交响乐,肯定身心愉悦。近几年来,市南区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为方向,积极探索全域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模式,创新开展了“万千百十”文化惠民工程,即:万众居民受益、千场文化演出、百场文创展览、十类文化培训,同时发展建社区公益剧场、社区公益美展、琴岛音乐之声、青云图、欢起剧社、社区音乐厅、社区剧场六大品牌活动,把演出、图书、展览、文化活动送到社区、送进家庭、送给群众。
 
  提升文化场馆数量
 
  市南区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建成50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平均面积1000平方米,最大单体面积4000余平方米;先后建成50处社区休闲广场,总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文化事业经费,改造提升10处街道综合文化站,打造了一批公共电子阅览室和特色社区图书室。
 
  构建“三馆联动”输送机制。以区图书馆和区文化馆两个国家一级馆,以及专业音乐演出场馆青岛音乐厅为核心,打造20处社区露天剧场,建成50处社区图书馆、6处社区文化馆、1处社区音乐厅和1处社区剧场,拓展120余处阅读服务点,年均开展3000场次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
 
  形成“大众受惠”格局
 
  2016年4月,在市南区中山路街道中山路社区打造岛城首个 “社区音乐厅”,引入岛城专业院团力量,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上午,推出系列主题音乐鉴赏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16场;2017年5月,在市南区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园社区打造岛城首个“社区剧场”,与青岛市话剧院合作,每个月末周六下午举办“读剧”活动,迄今已陆续推出7场活动。
 
  市南区推出全国首个免费快递服务的线上线下公共阅读服务平台“青云图”。线上书库包含10万种新出版的图书,通过手机借阅即可坐等图书快递上门;线下设置了区图书馆和50处社区图书馆、4处自助图书馆、4处通借通还咖啡馆,以及新华书店和银行网点等还书点。针对青年群体阅读特点,推出“啡阅青岛”图书馆项目,将120余家咖啡馆、文博场馆、主题民宿等休闲场所打造成为新的阅读服务空间。
 
  开创“社区文化馆”新模式,目前已建成6家社区文化馆,组建了30余个培训班,涵盖了时装形体、舞蹈、器乐、朗诵、手工艺等文化课程,学员1600多名,全年推出各类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众受惠”的大文化格局。
 
  搭建群众展示平台
 
  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标杆,归根到底是人们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为此,市南区把工作下到基层、社区民众,让文化关照人们的生活。
 
  创建“欢起剧社”品牌,创新“脱口秀+音乐小品剧”演出形式,“欢起大本营”快闪活动网络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打造“社区公益系列”品牌,推出20处社区公益剧场,每年引进专业团体举办公益演出和优秀电影展映等活动100场次。提升“琴岛音乐之声”品牌,依托青岛音乐厅专业演艺平台,年均承接各类赛事、专场演出100场。持续开展文化惠民行动,举办 “我们的节日”等各类群文活动年均3000余场次。
 
  连续举办了四届 “百姓时尚秀”,设立舞蹈秀、综艺秀、T台秀等板块,每年参赛队伍达百余支,成为广大群众的展示平台。深入挖掘街道文化活动内涵,构建“一街一品”的文化格局。抓住元旦、春节、清明和端午等关键节点,开展“馒头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文化馆艺术团近年来共有100余件歌舞、绘画、摄影等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全区还组建了260余支合唱、书画、戏曲等社区文化队伍。
 
  整合专业文博场馆、艺术机构,推出“公益美展进社区”项目。联合嘉木美术馆、赞一美术馆、东方名家、市集邮协会等机构,推出社区公益美展、邮展、影展、工笔铁线艺术展等主题展览近百场。
 
  开发利用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市南区城市风貌的显著特征。 2017年市南区提出,力争在5年内保护利用100处以上文保单位和历史优秀建筑,提升、优化、打造历史文化街区5条以上,培育、开发、建设特色文化院落3个以上,构建适应新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的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2016年,完成了王献唐故居、梁实秋故居和赵太侔故居等老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2017年计划保护利用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28处,目前已完成太平湾艺术馆、遇见梵高咖啡馆、德国黑森林咖啡餐厅等12处项目。这些新型文化场馆用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展。
 
  记者 单蓓蓓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