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湖南武冈:文化演出暖民心 助力打造幸福武冈

  1月22日下午,湖南邵阳武冈市迎春亭街道办事处黄沙冲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全市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正在这里进行。"武冈丝弦”、“石羊走马灯”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绎的精彩节目吸引群众驻足观看。这是武冈市委市政府围绕文化政策惠民化、文化设施普及化、文化服务精准化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的场景,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助力打造幸福武冈。

  硬件提质,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共建共享。武冈加大对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村级文化广场设施不断提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基础配套设施纷纷建成向公众开放,初步构建起阵地健全、功能完善、活动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近年来,武冈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了17个乡镇综合文体卫站;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86个,其中贫困村51个;建成农家书屋485个,平均每年新配送图书2万册,农村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正成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在完善村级文化设施的同时,加大对历史文物遗产的保护力度,先后完成了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武冈城墙、浪石古民居等一批历史文化景点进行保护性修缮,武冈古城被省人民政府列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浪石村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让文化基础设施惠民更亲民。

  武冈市邓元泰镇渡头桥村村民一边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村文化广场建成后,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各种文体设施一应俱全,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跳舞的多了,特别是学生上网打游戏的少了打球健身的多了,这里已成为我们大家锻炼休闲的乐园。”

  服务升级,文化盛宴顺民意暖民心。武冈着力做实文化功,打好惠民牌,不断强化服务,提升质量,创新机制,通过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农家书屋等一项项务实之举推动文化惠民再升级,让更多群众畅享文化盛宴。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组织送戏下乡60场,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688场,观众达到70万人次;图书馆成功评为国家级二级馆,日均接待读者200余人,年借阅书刊报纸10万册(次)以上。文化馆成功评定为国家一级馆,每天接待群众200余人次。17个乡镇综合文体卫站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低于30小时,全年共接待群众达16.8万余人次。充分运用村农家书屋、村村响广播等平台,举办各种专业类技能培训,加强政策宣传,发布提供就业知识、就业渠道信息,有效提高群众劳务技能,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实惠。

  武冈市晏田乡坪山寨村村民曾令文说:“以前要我们走几十里路花几十块钱去城里看电影基本上不可能,现在好了,政府经常来村里举办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我们足不出村就能看到精彩的电影和演出。”

  形式创新,实现“送文化”向“种文化”延伸。武冈以举办“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活动为契机,举办乡镇群众文艺汇演选拔赛20余场,参演群众1000余人次,观看群众15多万人次,呈现出群众文化活动城乡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同时举办干部职工篮球赛、群众广场舞大赛、“我要上春晚”群众节目海选活动等一批特色品牌活动,深入挖掘“武冈丝弦”、“石羊走马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珍珠”串在一起展现在人们面前,不断激活基层群众参与感,鼓励百姓从台下走到台上,引导群众当文化主角、唱文化大戏,让文化更亲民育民乐民。
 
  武冈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谭文说:“我们以村级文化广场为平台,以基层文化活动为载体,主动听取群众文化生活诉求,及时制定文化活动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群众高效率使用文化阵地,实现文化与群众零距离,让群众不仅在物质上实现富裕,更要在精神上‘富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