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年盛典 魅力校园精彩回顾
三载时光,不负相伴,中国网小记者即将于8月18日迎来属于自己的三周年盛典。在这个一年一度的荣耀舞台上,所有的努力将被看见,所有的成长将被记录,所有的殊荣终将绽放。
为更好展示中国网小记者站的精彩作品,中国网教育频道特别推出“三周年盛典・魅力校园精彩回顾”系列专题,全国各地极具特色的校园新闻、校内外采访、创意创作等,都将在这里一一呈现。
本期我们一同来回顾中国网小记者站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亮点作品吧。
01 开学寄语,星辰远方
2022年9月开学季,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校长邓学军在《养习惯也要正品行》中写下开学寄语,“作为‘中国网小记者’活动的首批学校之一,同学们两年来进步显著,从没有什么思路、不敢走到人前去采访,到有自己的采访思路、主动进行拍摄镜头的设计、落落大方地走到大街上去采访,并拍出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写出精彩的采访文章……
希望同学们以后更加努力地参加中国网小记者的课程学习,积累知识、丰富阅历,不断提升本身的综合素质,打牢人生成功的知识根底;积极参加小记者校内校外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拓宽视野,学以致用,汲取人生成功的不竭动力。”
02 采访实践,活力青春
春夏时节,绿阴冉冉,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举行了“快乐体育健康有我 2023春季运动会”,学校的中国网小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同学们在赛场上你追我赶,永不言败的青春活力和满满朝气。阳光少年竞风采,快乐运动强体魄,每一位学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以运动之名,展青春之姿。
在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同沐书香、共享快乐”爱心书籍义卖活动中,中国网小记者采访了校党支部书记、德育副主任、参加义卖的“小摊主”和家长志愿者。据了解,本次义卖所得善款将全部捐给打工子弟学校,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到本次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爱心书籍义卖活动结束后,中国网小记者又前往北京市大兴区体育运动学校采访校长,接受善款捐赠的孩子们说出了自己朴实的愿望:更好的训练装备、更营养的饮食、更丰富的书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国网小记者也在此次捐赠活动中收获了助人的快乐,纷纷表示要继续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更加珍惜美好生活。
03 新闻播报,风采无限
初春三月的《慧眼看世界》新闻播报节目中,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邓蘅之担任新闻小主播,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小记者新闻播报。
九月新学期的《慧眼看世界》新闻播报中,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举行的开学典礼入选当月特色校园新闻,全校2600余名师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参与了开学典礼。
十一月的《慧眼看世界》新闻播报中,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特色教育月活动入选当月特色校园新闻,中国网小记者在“国旗下讲话”活动中,呼吁同学们做到文明课间、安全课间、规范日常言行。
04 学无止境,我思故我在
在《Hello World》大师直播课中,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王一然向羽毛球世界冠军张楠积极提问:张楠哥哥,您和夫人田卿都是国家队队员,且同为羽毛球世界冠军,如果让您们两个打场比赛,比赛结果会是什么样?
在中国网教育频道推出的小记者特色课程《审辩思维课》中,针对“假言三段论还是直言三段论”这一主题,“如果A那么B,如果B那么C,所以A推出C”,主讲老师结合“汽车加油赶婚礼”的例子帮助小记者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
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刘安琪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如果我们不停下来加油,很快就会没油的,如果我们没油,就会赶不上婚礼。所以推断出:我们要停下来加油,才能赶上婚礼。”由此掌握了非常典型的常见模式检验法——假言三段论。
05 主题活动,创意暖心
“妈妈在呢!”
大概是这个世界
最温暖的话
@封一帆
在中国网教育频道指导,中国网小记者主办的“‘浅’言万语,纸短情长”——母亲节征集活动中,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封一帆从800余封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经过专业评审和网络投票,最终入围前10名,获得了“最暖人心奖”。
在福兔贺岁的新春才艺大比拼中,全国各地的中国网小记者集体大秀舞蹈才艺,民族舞、手势舞、拉丁舞“十八般武艺”送上新年祝福。
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翟一诺在一曲《欢乐中国年》中,踩着欢快的节奏,跳动脚步、舒展手臂,舞姿热情动感,舞态轻盈又不失力量,给人一种俏皮而利落的感觉。表演将中西风格巧妙融合,传达贺新春的美好祝愿。
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刘嘉懿,过了一个温馨有趣的新年,画中她和家人一起分工合作包起饺子,饺子形状不一,但都一样美味。她的画充满童趣、色彩鲜艳,团圆吉祥的氛围跃然纸上。
“我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时很开心。我们一起包了各种各样的饺子,有的像插着一把小扇子,有的像元宝,有的像向日葵等等。今天的饺子很美味,我更是体会到了劳动最快乐!”
清明是特别的。到了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的日子,也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清明节时,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李盈臻带来的节气作品,既有绵延阴雨下祭扫的哀伤,又有阳光明媚中踏青的悠然,将清明节的两种“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祭扫先烈是一种表达对英雄敬仰之情的方式,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传承的一部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纪念先烈。祭扫先烈表达了对英雄先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让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永存于人们心中。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祭扫先烈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维护祖国的繁荣和稳定。
传承民族文化。祭扫先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爱护社会公德。祭扫先烈不仅是表达对先烈的敬意,更是一种维护社会公德和文明风尚的行为,让公共场所的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增强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
总之,祭扫先烈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传承的重要形式,让我们在祭拜先烈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
值此时刻,我们也要牢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先烈们。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我们才能够享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共同怀念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先烈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传承先烈们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
在《小小记 | 二十年后的家乡》中,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付康妮展开20年后的大胆畅想,用科技的想象力照亮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20年,不长也不短。在20年里,一棵树可以从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个人可以从稚嫩长大到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落后走到先进。20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世界也可以在20年里展颜换新。
06 《阅听》朗读,有声陪伴
2023年春季伊始,中国网教育频道推出了全新的《阅听》有声栏目,每期节目均由中国网小记者制作有声书,用深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引领经典阅读,畅游浩瀚的书籍宇宙。
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中国网小记者封一帆、邓蘅之、吴让积极参与有声书制作,化身“声音的行者”,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或在充满无限想象的科幻经典中,或在千年古都历史的文化漫游中,陪我们度过了不断思考、充实丰盈的学年。
编后记
感谢中国网小记者站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带来如此丰富又精彩的作品成果,每一篇作品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网教育频道小记者团队的精心策划,也离不开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于雪和艾雪两位指导老师的辛苦组织和悉心指导,这不仅是小记者们乐学善思、积极实践的成长惊喜,更是学校为赋能学生成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拓展实践平台的用心所在。
希望“中国网小记者,让世界看见你”这个舞台,能够继续成为每一位小记者、每一位老师,乃至每一所学校记录成长的一种方式,让所有的付出都闪闪发光。
过去三年,我们携手并进成长蜕变;
未来时光,我们共同奔赴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