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百果园“毒地图”事件为普法教育敲响警钟!

国家领土“一点都不能少”! 继知名饮料企业娃哈哈官网地图漏绘南海诸岛之后,又一食品巨头百果园惊曝“毒地图”,不仅弄“丢”了南海诸岛,连港澳台也给弄“丢”了。据媒体报道,百果园还是违法使用各类“毒地图”的惯犯。(未来网11月3日报道)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为我们全社会的普法教育敲响了警钟。

正确使用地图不仅事关国家尊严,更是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事。国家为了规范地图的使用,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管理条例》等。此外,还有《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等标准规范。对于娃哈哈、百果园这样的知名大众消费品牌而言,他们使用的地图应该有法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把关——这么大的企业,聘任的法务人员薪水应该不低,业务水平应该也不差,地图使用的规范性应该能够把住关。即便是公关宣传部门,或者其他业务部门,也应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万万不该在地图上弄丢我们的国家领土。但是,这种低级的差错、性质严重恶劣的差错,却能一路过关呈现在大众面前,实在是令人揪心。

娃哈哈和百果园这样的大企业,尚犯如此错误,可见我们的普法教育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提升和完善。尤其对于企业而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笔者在此谨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普及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宣传短片等方式,向企业员工普及地图使用规范、地图编制、地图审核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是组织培训讲座:邀请织专业人士,向企业员工进行地图使用规范、地图编制技术、地图审核流程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

三是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地图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员工了解违法使用地图的后果和风险,加深员工对地图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

四是加强互动交流:组织员工进行地图使用规范、地图编制技术、地图审核流程等方面的互动交流,让员工在互相学习和讨论中提高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

五是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员工前往地图编制机构或地图审核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图编制和审核的流程和技术要求,加深员工对地图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企业开展地图相关的普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也能避免“毒地图”的出现影响社会大众的认知和企业品牌的形象。(作者:宋温暖)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