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南通以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为统领,以深化“双减”全国试点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动力,全力推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南通教育人需要进一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提供更加有力的教育支撑。
在思想认识层面,要善于全面系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尊重教育规律,蹄疾步稳地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工作专业性强,教育领域关联度高,教育事业是从来都不一个孤立封闭的简单系统,我们要坚决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东而立,不见西墙;面西而立,不见东墙”等思想顽症,扬弃习惯思维,展开批判思考。
在关联部门层面,要勤于综合协调。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新要求,主动对接发展规划、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行业管理的新动向,主动分析并紧密结合教育系统的新情况,辩证看待时代需求与社会现实、百姓期待与发展实际的关系,自觉克服部门本位、经验依赖和守成心理,大力改善教育治理外部环境,努力破除思想上、政策上、管理方法上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教育行政层面,要勇于自我革命。以有效传导做好政策执行,以简政放权优化行政管理,以过硬能力精准业务指导,以优良作风保障服务水平。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开拓进取,久久为功,营造适地适时适人而又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丰富拓展学生成长路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均衡化的教育需求,让千千万万的孩子拥有更多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在基层学校层面,要敢于直面挑战。有序承接并管好用好办学自主权,不墨守成规,不按部就班,不被动应付,把满足选择作为教育改革的坚定方向,把学生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作为考虑的第一因素,把推动学生认识社会、感受职业作为改革的重点,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特长与兴趣上得到更好的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努力提供公平而优质的高质量教育。(文/顾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