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2023教育治理与数字化领导力研训活动”在北京市怀柔区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北京市怀柔区教委主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怀柔区电化教育管理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市怀柔区的百余名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聚焦“数字赋能教育治理 助力校长领导力提升”,分享和交流教育治理与数字化领导力的前沿探索与优秀案例。
活动现场合影
教育数字化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支撑
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助力教育治理变革,提升区域、学校教育治理水平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活动期间,北京市怀柔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徐志芳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为了回答“教育强国建设,首都何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北京市怀柔区紧紧围绕“提升教育质量”这个核心,立足全区发展高度,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抓实“五育并举”,加快构建现代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和引进更多教育领军人才,进而满足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需求,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近年来,怀柔区教工委、教委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着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转变。怀柔区教委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布局,推动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物”三元融合,助力科技革命向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把握教育规律,并利用技术手段来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在活动致辞环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主编苏金柱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积极发挥媒体的桥梁与中介的作用,在怀柔举办“2023教育治理与数字化领导力研训活动”,聚焦教育治理与数字化领导力这一热点话题,为区域内的教育管理者、研究专家和校长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和有价值的案例参考,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借鉴与启迪。
数字赋能,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谱系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此次活动主报告环节分别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张义宝,设置三个主题: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校长领导力重构、学校在数字化教育教学上的创新探索与应用实践,进行主旨报告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分享强调,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教育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最大化建立人、技术、教育实践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和谐关系,推动教育模式与业态创新,通过教育组织变革来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支撑教师与学生更高层次生命成长,实现以数字信息为基础设施和支撑工具、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生态的过程。技术层面的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最直接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数字化阶段、网络化阶段、智能化阶段;教育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在数字化的教育环境下,技术从教与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蔓延和渗透的过程。包括业务流程升级、业务流程重构、业务智能协同;人本层面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需要落实到人的层面上,即以支撑教师与学生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为根本性价值尺度。
余胜泉教授作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教育设施的更新升级,而是教育体系的整体性重塑,包括学习环境重构、教学模式变革和教育治理创新等,推动“工业化教育”迈向“智慧型教育”,最终形成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重视数字技术的教育价值并不断挖掘其教育应用潜力,遵循适度超前和简洁高效的原则建设,构建智能、敏捷、互联的学习环境,注重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多模态数据,推动“基于经验的班级授课”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学习”。
校长应具备时代洞察力:读懂技术本质,开展有温度的教育数字化实践;校长应具备教学创新力:推进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创新;校长应具备组织变革力: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学校组织再造。
曹培杰博士作报告
特级校长、北京市润丰学校张义宝校长分享了自己关于教育数字化的理解,以及实践的案例。张义宝校长重点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教育产生的影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赋能课程,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谱系;赋能课题,构建“未来式自主创新化”新进阶;赋能课堂,构建“问学式人工智能化”新范本;赋能课果,构建“生态式评价一体化”新师能。
张义宝校长作报告
聚焦教育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也是举办“2023教育治理与数字化领导力研训活动”价值和意义所在。此次活动除了主报告环节,还设置了实践交流环节,以“数字引领的教育治理实践”为主题,邀请北京市怀柔区电化教育管理中心主任王志刚分享了怀柔区智慧融合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怀柔区智慧融合平台将智慧融合管理平台、OA协同办公平台、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以及教委VPN入口进行了整合。该平台统一用户数据,架构怀柔教育数据基座,对外实现与京学通系统的数据对接,对内实现区域网络身份认证和各类教育应用,用户身份的统一,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怀柔区电化教育管理中心王志刚主任作报告
怀柔区桥梓中学校长郝晓丽、怀柔区第五中学副校长孙静、怀柔区第三小学副校长赵艳芳分别以“数字赋能乡村教育治理”“人工智能为教师队伍建设赋能”“数字赋能师生成长,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案例分享。
怀柔区桥梓中学校长郝晓丽
怀柔区第五中学副校长孙静
怀柔区第三小学副校长赵艳芳
参会校长聆听实践案例分享
活动最后,由北京市怀柔区教委副主任王恩成进行了总结发言,对怀柔区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教育前瞻性规划提出了系统性的思考,对区域学校的教育治理与数字化领导力提出了发展路径与要求。
怀柔区教委副主任王恩成总结发言
本次研训活动的议题丰富,案例精彩,研讨深入,除了主旨报告和实践交流环节,还分别邀请科大讯飞、微软公司展示了企业最新的认识智能大模型产品,并就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在学校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活动现场
站在时代发展的新的起点,未来已来。参会的领导、专家和校长一致认为,认知智能大模型是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的关键点,技术对于教育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教育教学也对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的人才,需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善于人工智能技术,这样才能踏在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上,谱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谱系。(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