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看似低调却内涵丰富的传统功法,历经百年仍默默传承,蕴藏着中国人独有的养生智慧。“凌空掌”就是这样一门功法,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健身术,更是一种融合武术、佛学和中医理念的养生修炼方式。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激发生命潜能,实现内外兼修、身心平衡。
凌空掌又名凌空手(或者凌空能量手),是一种运用独特的修炼方法,将天地之气练于双掌,用于养生强身和治病救人的掌法。
民国时期少林僧人崇德和尚为躲避战乱,云游四方,来到贵州省大方县鼎新乡庙山寺暂住,期间将此功法传于当地居民汪文定,解放后崇德和尚离开庙山寺,云游他方,汪氏家族将此功法代代相传,先后传承给了汪明开、汪晓勇等子孙后代,目前,家族内习练此功者,人数不多,该功法秘本,至今也仍保持着口口相传的保密教学方式,尚未公之于众。
此功法秉承佛门禅宗思想,以“四念决”为心法总纲,以“撑、松、随、专、受”五字为功法要诀,以修“空”为方向目标,融合了打坐、站桩和动功的常规修炼方式,区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部功法,其中初级功法部分由三个基本功组成,具体为金丹易髓培元功、凌空五形桩和行功;中级功法部分由“凌空动功六式”组成,第一式名为“天王举鼎”、第二式名为“罗汉担柴”、第三式名为“韦驮捧杵”、第四式名为“立地成佛”、第五式名为“万佛朝宗”、第六式名为“佛光普照”;高级功法部分由“凌空辟邪手”和“凌空大悲手”两部功组成,“凌空辟邪手”为药功;“凌空大悲手”为灵功。
该掌法长期习练,能采集天地之灵气,疏通全身之经脉,实现外气内收和内气外放,功成后,能发放出强大外气能量,用于治病救人。
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和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像“凌空掌”这样的功法,既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也回应了现代人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门珍贵的家传功法也将走出深山古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帮助更多人强身健体、调养身心,焕发出属于新时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