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前中国人就爱吃烧烤?“百物看中国”出境大展让老外看懂古代中国
汉代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中都留下深刻印记。6月24日在匈牙利莫拉·弗朗茨博物馆开幕的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的首展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通过111件 组...
2023-07-19 22:19 来源:上观新闻
-
“敦煌女儿”樊锦诗,何以又一次让人感动?
看到樊锦诗向北大捐赠1000万,用以支持北大敦煌学研究的新闻标题,我心里先是一阵温暖和敬佩,进而也闪过一丝惊讶:这位质朴的敦煌女儿,何来如此巨款?哦,原来她捐出的,是2019和2020年获...
2023-07-19 22:19 来源:澎湃新闻
-
考古学者谈上博“实证中国”里的良渚新发现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358件文物,呈现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
2023-07-19 22:19 来源:澎湃新闻
-
热热热,古代诗坛大佬们如何解暑?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山中度夏的李白也怕热,自由自在纳凉。何以解暑?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冰柜和冰箱,但几千年来中国古人都能在夏天用冰解暑。文史作家侯印国告...
2023-07-19 22:18 来源:扬子晚报网
-
弹词、闺塾师 江南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才艺之美
《浮世精绘:苏州弹词长篇中的江南社会》 付楠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绣画——中国江南传统刺绣研究》 许嘉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美]高...
2023-07-19 22:18 来源:文汇报
-
会用人工智能,也会自己手工制造工具:博物馆原来这样修复文物
要保持传统优势,也要吸纳新科技。榔头、锤子、砂纸……工作台摆上这一系列工具,会让人想到怎样的工作?上海博物馆2楼举办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上,书页有些泛黄却完整平滑;...
2023-07-19 22:16 来源:上观新闻
-
延续千年礼仪文化 汉语社会称呼语呈现多样化
7月11日,浙江湖州,志愿者在给孩子们上书法课。新华社发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周礼》有言: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被视为文化活化石的汉语称呼语,既是中华礼仪文化在...
2023-07-19 22:16 来源:光明日报
-
第53届国际物理奥赛在日本东京闭幕 中国队揽五金
新华社东京7月17日电(记者钱铮)第5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17日在日本东京闭幕,参赛的中国队5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国际中学生物理赛事,自1967年以来原则上每...
2023-07-18 18:04 来源:互联网 新华社
-
内含暴力色情情节 “怪怪的”儿童课外读物令人忧
一场聚会上,男生对女生一见钟情,多次示爱被拒后开始对女生进行跟踪,并骚扰其身边人,甚至还有暴力行为……女生不堪其扰,将其告上法庭,男生被判处缓刑。男生在法庭上高呼:我失去的是自...
2023-07-18 18:04 来源:法治日报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2023届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百日冲刺”专场网络招聘会
为推进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加力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针对地方在毕业生离校阶段就业岗位需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2023届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百日冲刺专场网...
2023-07-18 18:04 来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