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洛阳《武则天》耀世归来 2018演出季拉开帷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3月25日下午,大型实景史诗剧洛阳《武则天》新闻发布会在武则天剧场内顺利举行,剧目总导演朱军、武则天的扮演者吴玉瑞风剧中重要角色出席了发布会,与国内外2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时还有大批各地赶来的粉丝参与到了新闻发布会中。

洛阳《武则天》拉开2018演出季大幕

发布会期间,大型实景史诗剧洛阳《武则天》总导演朱军提到,经过一年多的打磨与精炼,2018女皇正式归来,并宣布洛阳《武则天》2018演出季正式拉开帷幕。

秉承着着眼长远,融入洛阳特色文化作为洛阳在文旅产业布局的关键棋子,洛阳盛世唐园文化产业园搭上了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快车,洛阳《武则天》应运而生。制作该剧的洛阳盛世唐园文化产业园属河南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集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区、花卉主题功能区、社会功能体验区等既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文化气息的文化产业园,总投资高达13亿人民币。该项目是一个内容包含实景史诗剧《武则天》大型实景演出,唐代文化艺术展览和体验馆;唐风皇家园林区,特色商业区及配合生活服务设施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洛阳《武则天》备受社会各界期待,作为一部以还原历史本真为目的的剧作,吸引着大批历史爱好者,不同于许多改变的影视剧作,洛阳《武则天》以实景、实情为依托,可以说是洛阳继龙门石窟等艺术瑰宝之后的另一耀世之作,通过几个月的试演更是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已然成为继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之后洛阳旅游市场上的第三辆“黄金马车”,成为洛阳最具有深厚人文气息和历史文化的新名片。

洛阳元素演绎盛唐风采

其实从去年的演出季试演到现在,剧组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心,更有许多的建议与意见,为了更好的将这部剧打造成为中国经典、世界巨作,剧组从去年开始就从舞台舞美机械整改到剧本修改和复排,所有的布景中采用的都是唐代宫廷的元素,包括大型的宫殿群、龙柱、寝宫等一系列结合现代的科技的手段,可以移动和升降,再现当时的唐朝盛世。同时,剧组还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行业专家,就方方面面细节进行精细化处理,争取完美呈现。

导演朱军表示,该剧将现代声光、电控模型、电技术、舞美相结合,以洛阳为历史背景,全剧以全新角度、深入剖析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从14岁入宫到82岁去世光辉而波澜壮阔的一生。剧中以洛阳最珍稀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卢舍那佛的雕凿过程为解构,讲述了武则天是如何在被士族阶级“妖魔化”的声浪中,为践行为民为理想,不怕牺性,舍身取义,凿肉成佛,敢于与顽固僵化的旧势力作斗争的,鲜活的,最终成为的一代明君的故事。剧中将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与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通过表现开凿石窟的过程,让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睁眼了、笑了、活了。”除去活灵活现的表现形式和史诗般千回百转的剧情之外,全剧更是台词更上下足了功夫,汲取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灿烂的诗词格律之精髓,上下皆运用古诗词仄韵的语境,音韵之美不可比拟。除此之外,剧中还融入了卢舍那大佛、牡丹、洛阳方言等地道的“洛阳元素”,多个方面均是第一次呈现。

2018亮点多多推陈出新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亮点主要集中在:国内首个3亿打造震撼实景剧场的剧作,精细化演出调动600演职员演绎盛世大唐,1:1复原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道具,雪花夜夜飞扬、牡丹夜夜开放完美营造历史氛围,电影大片的震撼音乐、中国诗词古韵的台词呈现独一无二的演绎。

现场,不少粉丝表示,一直以来洛阳被称为十三朝古都,“牡丹甲天下”,广受中外游客的喜欢,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积淀,武则天绝对算得上是洛阳在中国旅游文化市场中的独家IP,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剧目的出现,让洛阳再一次因为武则天的出现,而成为备受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

其实大型实景史诗剧洛阳《武则天》早在2月时,主演闪现素有“小洛阳”之称的京都,引起了日本人民对于剧作的极大好评与兴趣,同年3月,洛阳《武则天》更是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上,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发布会后,所有参与人员提前观看了洛阳《武则天》剧作,提前感受复演之前的震撼与惊喜,观看期间,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相信这样用心之作的视觉盛宴,一定会为2018年的中国旅游市场贡献一部完美剧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