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写出好文章》出版发行
为什么有的人写出的文章能打动人?如何在写作中做到清晰表达、忠实沟通呢?其实,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知识、视野与胸怀有很大的关系,写作也是一种表达和沟通。近日,《怎样写...
2023-02-20 21:49 来源:互联网 中国网
-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出戏”“出人”
中新社合肥2月19日电题: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出戏出人中新社记者 张俊戏曲是一种‘活体’艺术,它应该存在于剧场,而不是博物馆。中国戏曲艺术发展需要&ls...
2023-02-20 21:49 来源:互联网 中国新闻网
-
北京人艺《雷雨》再上演 对部分人物作出新解读
中国网北京2月20日讯 (记者 秦金月)2月17日-2月26日,北京人艺经典剧目《雷雨》再次上演。《雷雨》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北京人艺的压舱石,自1954年首演至今已经过了69年,累计演出600余场。...
2023-02-20 21:49 来源:互联网 中国网
-
陕西榆林:赶非遗大集 赏匠心荟萃
游客在榆林老街的非遗大集游览(2月17日摄)。2月17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大集开集仪式在陕西榆林老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3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500多名非遗传承人...
2023-02-20 21:49 来源:互联网 新华网
-
一对老夫妻半个世纪的珍藏 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
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首都博物馆正在对馆内展陈进行提升改造,坐落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今年年底,两馆都将以全新面貌向...
2023-02-20 21:48 来源:北京日报
-
六百年的故宫里,看文化与科技融合
游客走进故宫,看到的是皇城,是建筑,是文化。而看不到的,是背后的技术。让科技与文化共生,让科技助力文化创新,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发展,是故宫一直在思考的课题。它历史悠久,也拥抱创新...
2023-02-20 21:48 来源:科技日报
-
古老文字+现代科技让甲骨文走进云时代
央广网安阳2月1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2月17日,记者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进行参观。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2-20 21:48 来源:央广网
-
博物馆游“出圈”: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我们就是为运河边的博物馆群来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是来自外地的家庭游客。刚刚过去的寒假,各地博物馆迎来一波游览热潮。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
2023-02-20 21:48 来源:光明日报
-
中国画《漓江百里图》为何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中新社南宁2月19日电题:中国画《漓江百里图》为何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中新社记者 林艳华 林浩中国画《漓江百里图》曾作为国...
2023-02-20 21:47 来源:中国新闻社
-
二十四节气入画,如何探寻新型文化源动力?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题:二十四节气入画,如何探寻新型文化源动力?——专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冬冬作者 文龙杰 徐雪莹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蕴含着对...
2023-02-20 21:46 来源: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