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这一群云南的老人妇女儿童拯救了中国,却被世界遗忘了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主要的大城市、95%的工业、50%的人口。中国沿海几乎所有的港口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中日双方进入战争的相持阶段。战争变成了消耗战。

对于中国来说,物资供应问题此时显得异常严峻起来。海外华侨捐助的医疗军备物资,从海外购买或者募集来的军用物资,都需要紧急运回国内。

中国急需一条安全的国际运输通道。

打仗时缺乏必须的医疗用品,没有先进的枪支弹药,中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情况危急,必须修路,而且在亡国灭种的关头。能快一天是一天,但修路谈何容易。

从昆明到缅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中国境内947.8公里。当时,昆明至下关的路已经修好了,这一段长达400公里,修了多少年呢?11年。

剩下的下关至碗町,还有547.8公里,这中间还有大山阻隔,数十条河流,以及澜沧江、怒江峡谷……真要修起来,三年五年也不能完成啊!

而当时政府的计划是,用四个多月的时间,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这样的创举,被一群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弱妇孺的人用手指和岩石对抗着,完成了!

\

1937年底,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到公路上。

1938年1月,开始修路。

当时沿途各土司接到修路任务,也意识到国难当头,这是头等大事。所以向各组民众下了死命令:“田可荒,地可荒,筑路工程不可荒。”

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

当时没有大型的施工机器,全靠各族儿女使用最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的修出来的。环境恶劣,大家只能砍树搭成窝棚,喝雨水,吃自带的干粮。

\

当时的一篇报道说:“昆明至碗町每天都有10多万人,摆成950多公里长的人路,十个民族,一锄一挖,一挑一筐,饥饿生死都负重在这条路上。其中二三千人做了路鬼,只能魂飞回他们亲人的梦中。”

刚开始修路没多久,就爆发了严重的疟疾。修路的人先是发抖、发烧,没过多久就死了。一批人因为疟疾倒下了,马上就又来一批人换上。

\

更多的人只有,人肉拉着5吨重的石碾子,靠着简陋的扁担簸箕甚至靠着徒手挖、抠挖到鲜血淋漓、血肉模糊,一寸一寸地修筑公路。

\

在整个过程中,因为爆破、坠崖、落江、塌方和疟疾,等各种非自然因素死去的民工,成千上万。

每一英里就有两座墓碑,这是一条用尸体累成的抗战生命线。

在江谷西岸的松山,当时的人们,为这些牺牲了的劳工,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因年代久远,已不见踪影。

\

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了。

滇缅公路工程之浩大,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

修筑滇缅公路,物质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依赖沿途人们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上面这段话,是滇缅公路修筑完成后,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实地考察之后,对美国总统罗斯福做的汇报。

这条用手指刨出来的公路,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

\

建成之后,根据不完全统计,这条路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包括弹药、汽车、医疗器械、面粉等各类军用、民用物资共计77万余吨。

它支撑了抗日战场上一半以上的战略物资和大后方经济补给。

\

这里不是前线,

却有着堪比武装军人牺牲的悲壮。

手无寸铁的平民,

拖儿带女,

以手开天辟地!

如果不是战争,

背带的娃娃,

应该在屋里笑谈乘凉。

\

如果不是战争,

年迈的老奶奶,

该摇着蒲扇,

听膝下的儿女说说今天的工作和生活的烦忧。

\

铭记历史,反思战争。

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和无名的个体开始。

我们歌颂英雄,

也铭记无名之辈。

\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