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距今2200多年的家书
也是中国历史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书
它就是“黑夫家书木牍”
目前被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1975年
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中
发现了大量秦简
这件标记为11号的木牍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家信实物——“黑夫木牍”
“黑夫木牍”共计527个字
里面涉及的内容
不仅可以与古书互相参考
确证一些史实
2200多年前的关陇亲情也扑面而来
这封家书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
考古人员从中获得了哪些重大发现?
“黑夫木牍”考古发掘的亲历者
原湖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长
著名考古学者陈振玉解读到
中国校车到底比外国校车差在哪了,为什么人家的校车这么安全
看完印度最优秀的电工师傅,再看看中国的,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中国又一划时代项目启动!领先全球20年,获联合国点名表扬
假如把联合国总部搬到中国某省会,会怎样?
一声巨响,一艘火箭从南海冲上天空,美国和俄罗斯都不愿相信
中国某地露天煤矿燃烧上千年,岩石被烧得通红,隔着屏幕都感觉热
2020年要去火星的中国探测器长啥样?赶快一睹为快吧
世界唯一一位美女总理,喜欢中国拒绝普京
蒙古国太不要脸了,不但轻蔑中国人,还称中国人是他们的奴仆
中国干了啥?40万菲律宾人民赞叹这件事,欧美哑口无言
中国卫星差点被美国击落,美方拒绝道歉后,我国终于开始出手了?
中国新项目正式布局!人类“新大门”将被开启,日本也想要
中国向全世界发出“请帖”,50个国家排队出席,美国:这下糟了!
放弃中国国籍后,想再改回来有多困难?看完拍手叫好!
白龙马扮演者王伯昭拿出家传宝碗,说青花品质极高,看专家如何回应
这封家书写于公元前223年,也就是秦朝统一六国的前两年,当时秦国与楚国正在淮阳展开最关键的一战。秦国的黑夫和惊是两兄弟,正在前线打仗,他们抽空给老家的哥哥衷写了一封信。
信件大致内容是:问候家里的母亲身体好,由于在前线打仗,让家里买点便宜的布料,做两套衣服捎给他们。
木牍里的亲情
家书内容虽然简单
但是考古学家从中获得了很多重要信息
“黑夫木牍”是在哥哥衷的墓中被发现的
当时被放在随葬丘的正中间
说明衷生前特别看重与黑夫和惊的兄弟情
死后也要将这封家书放在身边
木牍撰写另有其人
木牍上的字为蝇头小楷
字形非常飘逸
现代人很难模仿
如果今天有人能写出这样的字
绝对堪称书法家
然而这些字真的是一名普通士兵写出来的吗?
考古学家分析
当年秦国正处在统一六国的关键时期
连年战乱不断
懂文化、会书写的人寥寥无几
写下这封家书的人并非黑夫
而是部队里的书写官
家书传递之谜
交通落后的2200多年前
这封家书如何从黑夫所在的淮阳
到达衷所在的湖北呢?
谁帮他们邮寄呢?
经过多方考证得知
当时秦朝已经有了邮政体系
在各个地方设立点
进行接力式传递
这也是汉代驿站的雏形
不过当时只限于军邮
百姓和普通士兵无法使用
只能通过熟人捎带的方式实现远距离沟通
家书暴露军需问题
一提到秦始皇兵马俑
自然会想到雄赳赳气昂昂的威武之师
过去研究战争史的时候
往往局限于军粮和武器
而忽略了当时士兵的服装
通过“黑夫木牍”
专家们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当时
普通士兵的衣服并不是由军队统一发放
而是需要自己解决
你觉得有趣吗?
一封家书仅仅527个字
却读出了这么多信息
“家书”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200多年
是中国现存最久远的通讯方式
不管在哪一个朝代
不管用什么方式书写
它的属性从未改变
那是寄信人的牵挂
是收信人的期盼
正因有了“低头思故乡”的眷恋
才有了“家书抵万金”的感慨
小时候站在家门口
最期盼的就是蹬着自行车
背着绿书包的邮递员
他们能让远方的信件“飞”到你身边
中国邮政怎么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邮局又在哪儿?
敬请关注明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