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我这么玉树临风你把我当乞丐?
文/六神磊磊
一
请听题:
一个老一辈著名某某家的人设崩塌要多久?
六小龄童老师是用了三十年。
李泽厚老师只用了一篇文章。
而且还特么是一篇悼文。
明明是纪念别人,却把自己的人设给纪念崩了,也是没谁了。
类似这样的事,六小龄童老师悼念杨洁导演是一次,周国平老师怀念邓正来是一次,如今李泽厚老师悼念金庸又是一次。
李泽厚老师发了一篇很搞很搞的文,题目叫做《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悼金庸先生》。
但这题目是个幌子,假的。他心里真正的题目是《不得不说的话:金庸到底多么小气》:
先讲“我无话可说”,然后就blabla说了让人惊呆的这一大段话:
大意就是:90年代初,他很穷,于是金庸请他去,给他6000美金。他嫌少拒接,认为金庸“如此小气”,你打发乞丐呢?此事他默记了20多年,今天终于可找到机会写了出来……
李泽厚老师的小心思我懂。他大概以为可以轻轻抹黑一下金庸先生,没想到,抹了自己一脸……
很多年轻人本来已不认识李老先生了,现在也在好奇地问:
“这货好奇葩啊,难怪会写厚黑学!”“不对那是李宗吾。”“哦哦,那他是不是那个香港大老板?”“也不对那是李泽楷。”“那还有一个李卓吾又是谁?”“那是明朝人,叫李贽……“
二
话说,老前辈们往往就是这样,一些人作古了,一些还没作古的就忍不住要作妖。
李老这就是在作妖。这是他的权利。
但是有人讲,李泽厚老师这是“书生意气”。
我可就不大同意了。您是不是对书生意气有点误会?
当书生可真好,叫花子嫌馍冷是不知好歹,而放到书生身上,就成了书生意气。
想打秋风又嫌少,看不上90年代初的六千美元,可以说是书生意气。
坚信自己身价很高,不是韦春芳而是如霜姑娘,也可以说是书生意气。
拒绝金庸的“小钱”,让金庸“很感惊讶”,也可以说是书生意气。
这钱不拿,一点问题没有。书生意气嘛。小弟佩服。
不过,钱可以不要,但要知道好歹。理直气壮怨别人小气,像别人活该欠他的一样,还自居大度……
这就不是书生意气了,应该叫做婊里婊气。
你看泽厚老师还自居大度:
“此事除***知道外,我未向任何人提过……”
言下之意是:看啊,金庸这么小气,我都没有到处去说哦!
看我多顾全他面子。
我多么宽容多么胸襟博大。
“婊”是什么意思呢,我做一个解释:
就是明明占了这一头的好处,却还要拼命抢占另一头的人设。这就叫“婊”。
用这个标准你们看李老师婊不婊呢。
三
说到这里,要回头黑一下金庸老爷子:
就你钱多啊?
你巴巴地抱六千美金出来做什么呢?
你的钱是大水冲来的?
当年你办《明报》,资金困难,那么拮据那么辛苦的时候,几个人给你六千美金呢?
你当时如果对李泽厚一挥手说:小李啊,我这里可是没钱给你的,给酒喝可以,钱一分没有,要钱你自己去赚。
小李保证啥话都说不出来。
别人也只能讲金庸“有个性!”
这就是所谓做狂人容易,做完人难。谁让你老想做完人?
再说了人家李泽厚不怕穷,又不是富家子弟,早年穷惯了的。
因为太穷了,李泽厚当初才读的湖南第一师范,免收费,还有补贴。当时师范生有句话调侃自己:“穷光蛋,读师范”。
据说他因为没钱买火车票,还要去卖血,刷牙要都用牙粉,没钱用牙膏。
老爷子你替他担心啥呢,他现在总不致于要卖血。
四
最后,李老师此番还顺便做了一件事,就是证明了一下咪蒙。
咪蒙的文章,有一些争议还蛮大的,说实话有的我读着也很狐疑。
可是李老师通过“悼念”金庸,证明了有一篇似乎还是有点……那个……蛮正确的。
那就是——
晓得李老师徒子徒孙很多,战战兢兢贴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