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猫组合
最近几天
一家叫权健的保健品公司被媒体曝光
在他们的广告和推销员的嘴里
天价保健鞋垫能抢救心脏病
「负离子卫生巾」能治疗前列腺疾病
全身哪里有病烧哪里,包好
这样的保健公司,年销售额接近200亿
许多中老年人上当受骗,但是子女劝,劝不回来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关于如何把你的父母从骗子手里打捞上来
今天重发一次,给更多的朋友提个醒吧
把这十六字真言存下来,以后一定用得上
很多人爱说这么一句话:
在爸妈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
说的时候还要赶紧咧开嘴角
克制地露出一丝羞涩的笑
笑啥?错啦!
我们应该只在父母跟前当18年孩子
如果你已经年近三旬甚至像熊师傅一样三张开外
父母就应该把你当成年人了
但是下面这种句式一旦在你家出现
当成年人的设想就崩塌了:
「这孩子怎么这么浪费!」
「又瞎花钱?你都买的啥啊?」
「要什么新的?这不还能用么?」
「把灯关了」
最可怕的是「这洗菜水冲厕所正好!」
在「怎么花钱」这件事上,很多子女从来没赢过
两代人的消费观念不同
上一代艰难地熬过灾年
下一代早早免于饥寒,相互看不顺眼也正常
不过在许多家庭里,这种对消费观念的指控
其实不是什么花钱问题,而是争夺家庭权力的一种表现
老人信任自己的同龄人
那些对科学和金融风险可能一无所知的同龄人
穿着黑西装(太阳发慈悲,热死他们好了)
推销保健品、理财品的骗子们
只要说服一个老人,往往就能击倒一片
在和骗子、忽悠开战前
你必须证明自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头脑和决心
花点心思,好好给爸妈的消费观念升个级
这里提供十六字真言,也是「为儿女者的四大能耐」
/我认识人/
好多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停留在小升初那两年(初中后大家就不聊天了)
所以在他们和同龄的老年人聊天的时候
往往还会把成年后的子女看做孩子:
「大人说话别插嘴」(其实再不插嘴他们就要买非法理财品了)
但是计划经济时代有一个魔咒,今天对许多老年人仍然管用:
「我认识人」
不是不放心我吗?那我就找来
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人的观点,来说给爸妈听:
想买保健品?我认识当医生的朋友,还是留学回来的博士
想换个造型?我的朋友托尼混时尚圈啊
想琢磨投资理财?银行、券商我都有朋友
您要演戏,我都能找个穴头,让您客串个大娘什么的
对付信任「别人家的孩子」,最好的办法
就是找一群「别人家的孩子」帮忙站台
至于是不是真认识,没那么重要
骗子跟老太太说
有年化10%的理财金,你就告诉老太太:
我认识人,我有朋友有12%的
你交给我,我给你12%
买一个7%左右的理财
自己给老太太贴5%的利息,其实没多少钱
另外没事儿看看新闻、视频什么的
如果有关于现在的消费观念介绍的
果断甩到微信家庭群里(记得艾特他们)
特别是权威媒体的表达,对他们很好使:
「您信不过我,还信不过中央的声音吗?」
但是记得
别甩个链接或者视频就拉倒了
要讲解!要讲解!要讲解!
《射雕英雄传》里
郭靖默写了《九阴真经》给欧阳锋伯伯
结果欧阳锋在不懂的状态下硬练,就走火入魔了
对老年人必须讲解。一方面是降低接受门槛
另一方面也是和父母共度时光
他们为什么总觉得你还是孩子?
就是因为他们和成年后的你度过的时光很少
其实不太认识你了
/您买贵了/
眼见为实
跟爸妈恢复亲密和信任之后,赶紧趁热打铁
打断他们那些莫名其妙的采购渠道
让他们扎扎实实地体验到
由你主导家庭的消费,省力省心还省钱
老人家有时候在商场逛上半天
就为了比较几块钱几毛钱的优惠
买一堆臊眉耷眼的菜回来,再打开生活小窍门
连盐带醋泡一下,让不新鲜的菜恢复精神
这里再传一句心法:
「您买贵了」
爸妈好多都是苦日子熬过来的
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当你给他们发了一款更好的产品
而且告诉他们「我这儿能走内部价,更便宜」
他们当然愿意接受。(至于是不是真的便宜,不重要。)
「您买贵了」和「我认识人」
左右互搏、双拳齐出,我们就已经赢了一半
/前沿科技/
床垫、按摩仪、泡脚盆……
所有打着“宫廷秘方”的保健品都不靠谱
但这东西还是有用,躺下舒服
按按舒服,热水泡脚更舒服
最好早点就把这几种坑
用性价比高的货物占上
如果爸妈已经被骗子或亲戚忽悠
买了个大件坑货(特别是长期使用的)
赶紧往家寄一个更好的产品:
「您试试我买的这个,是不是更好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如果父母问起价格,再换四个字:
前沿科技
要明白对抗宫廷的
有一股更强大的实力,就是眼望西洋
「这还是我闺女从某国给我买的」
足够露脸
妈妈还要抱怨式炫耀:
「贵!但质量是真好啊」
别太心疼钱,用自己买的高级货替代掉他们买的坑货
趁机把不靠谱的产品拿走,说一句:
「我能卖二手,我认识人!」
/放着我来/
帮妈妈买回更高的理财金
买到更便宜的保健品之后
你已经逐渐成为父母眼中的小能手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直接打垮那些不靠谱的推销者
「米面死沉死沉的,超市里卖得还不够香
我认识人,给您网上下单」
「您水果在楼下买贵了,我认识人
直接让他们给发家来」
「鱼虾缺斤短两?那没事,咱家认识人啊
直接给发过来,不新鲜都可以不收货」
2018年,这是一个春天,有一个总代购
给家庭的消费领域画了一个圈
最后记得四个字,不在十六字当中
是说给我们这代人的:
别嫌麻烦
有麻烦的地方,才有机会
你不对爸妈多用心,骗子就对你爸妈上心了
与其让他们吃骗子的套路,不如让他们吃你的套路
骗子的套路苦涩,儿女的套路比蜜甜
等他们真的被忽悠了、气病了、钱没了
吃苦的还是当儿作女的
指导父母花钱是小事吗?
是小事
让父母愉悦,做出关于自己身体
家庭投资和消费的正确决定,是大事吗?
那当然
我有时候看到那些
刚刚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都是一阵心疼
刚学会用滤镜,白头发上永远都挂着猫耳朵
刚学会发朋友圈,紧盯着邻居老友有没有给自己点赞
菜吃了一半,才想起来应该先自拍给群里的朋友们看看
他们像孩子一样摸入庞大的移动互联网世界
我们却没有做他们最好的向导
疑虑和不了解让他们碰到了别有用心的人
这时的我们,就应该神兵天降
给他们推荐最好的服务和内容
帮他们度过艰难的新手期
别忘了,咱认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