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教育家叶圣陶去世31周年:将教师比作园丁、孩子比作种子第一人

2.16日是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去世31周年的日子。

20世纪初相继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的作家学者,大都身处文坛中心,或执教高校如陈独秀、鲁迅,或结社创作如郭沫若,或书斋执笔如傅斯年,只有叶圣陶一直辗转于乡村之间著文立说、教书育人。

他不仅是“五四”时期最早一批作家中写得最持久的一位文学场巨子,还是身体力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

\

叶圣陶

“效在直观”,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精髓之一,意为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

在推行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叶圣陶带领学生们在学校里垦殖农场、开办书店,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去农村访问,甚至我们现在约定俗成的“春游”“秋游”活动,都脱胎于叶圣陶的“效在直观”理念,对现代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吃瓜”顽童两度改字

1894年,叶圣陶出生在苏州城内悬桥巷一家平民家庭,父亲叶钟济对儿子寄予厚望,取《诗经》“秉国之钧,四方是维”之意,起名“绍钧”。6岁时,父亲叶钟济安排叶圣陶去当地延师讲学的富户家附读,与后来创建“古史辨学派”的顾颉刚成了同学。

\

11岁的叶圣陶

叶钟济极为看重儿子的学业,并立下“弗熟而不得进膳”的家规,教书先生也严厉到“背诵中绝者,戒尺击其头,待童子如囚犯”的程度。但叶圣陶天资聪颖,背诵“均能上口,手掌未尝戒尺”。身为“大儒巷吴家”账房先生的叶钟济还经常带他去接触社会,收租、拜年、贺寿以及婚丧嫁娶等各式典礼活动都让叶圣陶参与其中,让他见识了民情风俗,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这些场景印在叶圣陶对社会的体察和感悟中,呈现在《多收了三五斗》等文学创作里。或许正是受这种走向社会的家庭教育影响,形成了叶圣陶后来一直奉行的“效在直观”教育理念。

1905年,年仅11岁的叶圣陶顺利通过了当地的县试和府试,在舅父陪同下,拎着叔父给他准备的书箱,和父亲准备的食盒到署府贡院参加“道试”。书箱里装有石印的《四书味根录》《应试必读》《应试金针》《圣谕广训》等考试参阅书籍,食盒里放了两个马铃瓜、七八个馒头、一包火腿,还有一些西瓜籽、花生之类的零食,作为无聊时的消遣。

\

14岁的叶圣陶

考试从凌晨十二点开始,通宵答卷到次日上午。当时还是顽童的叶圣陶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食盒里的马铃瓜上,把功名丢在脑后。这次科考经历在18年后被叶圣陶写进他的小说《马铃瓜》里。考场“吃瓜”的叶圣陶肯定不会想到,这次考试竟是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没能参加考试的顾颉刚在《记三十年前与圣陶交谊》中提起此事,字里行间充满羡慕:“当科举未罢时,……吾父欲令观场,而吾祖以为不宜太早,……圣陶告我,渠曾往应试,家中为之系红辫线,示年幼,闻之而羡。”

科举制度结束后,叶圣陶开始接受新式学堂教育。1906年,12岁的叶圣陶进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按照当时的礼仪规矩,进小学读书前要取字号。叶圣陶请堂叔叶朝缙为自己取字,堂叔依据“秉国之钧”取了“秉臣”为字。三年后,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下,叶圣陶毅然剪去发辫,表示“我生自今日始也”,还特地找到当时的国文老师沈孔修改字,表示自己“不愿做臣”,于是就有了以“圣人陶钧万物”为出处的“圣陶”。

\

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学生与长元吴公立小学学生合影,最后排左二为叶圣陶

1914年6月10日,叶圣陶以“圣陶”为笔名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了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后来他又将其冠以“叶”姓,成为跟随他一生的笔名。

两度改字的叶圣陶,最终选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奉献出自己的一生,也算实至名归。叶圣陶不仅在意自己的名字,为子女起名也十分用心,叶圣陶为子女起名为至善、至美、至诚,对孩子们寄予 “真、善、美”的人生追求。

置身苦难而心怀美善的“稻草人”

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期出现了中国未曾有过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当时,周作人将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译为白话文发表在《新青年》上,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童话时代”。

\

《稻草人》

1921年,叶圣陶围绕“爱”和“善”的主题,为《儿童世界》创刊号写了童话《小白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童话。次年完成的《稻草人》刊登在1923年5卷1期《儿童世界》上,在文学界引发了强烈反响。此后,叶圣陶将1921年至1922年创作的23篇童话结集出版,题名为《稻草人》。

此时的叶圣陶,已经将大部分精力转向教育事业,他的童话创作不仅多是围绕儿童教育展开,同时对童话的出版和推广也十分重视。他说,“我之喜欢《稻草人》较《隔膜》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 在当时,刚刚从私塾的《三字经》和小学的《论说文范》被解放出来的孩子,能够读到叶圣陶以其生动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童话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朱自清在《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对叶圣陶童话创作赞叹不已,郑振铎在该书的序言中明确表示: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翻开这本集子,我们便不知不觉地惊异来,而且要带着敬意赞颂他的完美而细腻的描写。”曾一度关注儿童教育的鲁迅也认为,“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由此可见,《稻草人》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开山之作的位置得以确立,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

《稻草人》

童话《稻草人》写了一个没有爱、没有互助、没有希望的漆黑而寒冷的夜的故事,对于人世间的悲剧,富有同情心的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也改变不了。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可以说,这篇童话里所描写的人情冷漠、人心隔绝以及天灾人祸,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作者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稻草人痛苦致死的心路历程,让人感觉到世间的悲哀和无望。正因如此,当时也有观点认为,叶圣陶创作的童话弥漫着凄凄惨惨的气息,离儿童世界太远,不应该作为儿童读物。

面对一些不同的声音,叶圣陶有自己的创作想法。他认为,童话就是儿童的小说,“我很怕一些儿童读物,把世间写得十分简单,非常太平,其效果是叫儿童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的时候喊一声——‘上当’”。所以,尤其是到了叶圣陶后期创作的童话世界里,他断然放弃了“美”和“爱”的主题,而是更侧重于对苦难的描写,对现实的反映和反思,通过这些真实的苦难启发孩子们要心怀希望,以苦难去唤醒希望。

\

叶圣陶(右一)与儿子叶至善

时隔多年,80多岁高龄的叶圣陶离开北京参加会议,他在火车上对儿子叶至善说,“我觉得《稻草人》写的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就是一个他看到一切但是没有办法去帮助人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人到暮年的叶圣陶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作品,在他眼中,童话里那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或许就是当时自己的身影投射。

效在“直观”的别样教育

叶圣陶是把教师比作园丁的第一人。他把孩子比作种子,把教师比作栽培种子的园丁,“我们不能把什么东西都给儿童,只能给儿童布置一种适宜的境界,让他们自己去寻求,去长养。”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推行起来却举步维艰。他用了5年时间,终于寻找到一方施行自己教育理念的小天地。

\

1908年的叶圣陶(左二)

1912年,叶圣陶从草桥中学毕业,谨记着校长那句“要紧的是国民意识的培养”的叮嘱,选择了在言子庙小学每月拿20块大洋做小学教员。

如果我们把中国社会发展的时间线放置在世界历史的范畴内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当我们还在描绘女性的悲惨命运时,西方却早已诞生了如简爱、娜拉等一批站起来的女性形象。也是因为这种对比,让叶圣陶更加珍惜教员这份事业。

然而,被他视为“启发民智”的事业,在同事眼中却成了养家糊口的职业,不愿融入官僚化学界的叶圣陶五年里换了两所学校,也没有找到推行自己教学理念的一席之地。后来,叶圣陶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这一途的滋味是苦的”,这种苦,既有四处碰壁、备受排挤的苦,也有踌躇满志却不得施展的苦。直到1917年,苦闷地徘徊于教育道路上的叶圣陶遇到了昔日同窗吴宾若。

\

1912年草桥中学毕业合影中的叶圣陶(三排右一)

身为教育家的吴宾若时任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他聚集了包括叶圣陶、王伯祥在内的苏州新式学堂的同窗好友,以批判和否定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为起点,在这座千年古镇里默默地展开了一场中国教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革,集中体现了叶圣陶“直观”的教育理念,甚至直接影响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由此,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也成为叶圣陶早年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形成的起点。

叶圣陶始终认为,学校生活不仅仅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还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受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读书。为此,叶圣陶和志同道合的昔日同窗好友率先在甪直搞起了实验小学。面对当时的学校教育采用日本教材以及书籍内容脱离实际的现状,叶圣陶针对小学国文读古书、写文言的陈规陋习,执笔编写了《白话国文教材》, 成为白话编写课本的开端,其科学的结构设置被现代教科书沿用;为了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叶圣陶组织设置了实验室、篆刻室、音乐室,开办利群书店,组织戏剧队、演讲队,让学生早早地去接触生活,锻炼生活能力。

\

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

叶圣陶对教育的思考并没有局限在学校里,而是将视野投射到整个社会层面。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小学已经约定俗成的“春游”、“秋游”以及组织学生去动物园、海洋馆、科技馆学习参观等各种活动,就是叶圣陶率先明确提出的“直观”教育理念的体现。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就已经组织小学生们去工厂参观,去农村访问,甚至带领学生们在学校垦殖了“生生农场”体验劳动,被称为“做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没有过的事”。

“生生农场”有两个寓意,既是“学生”和“先生”的合称,又契合“生生不息”的文义,取“先生和学生生生不息”的意思。虽然生生农场栽种的只是普通的瓜果蔬菜,却融入了叶圣陶对教育改革身体力行的思考,是叶圣陶“直观”论表达的“教育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典型范例。用叶圣陶的话说:教育必须重视直观,而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

1977年,叶圣陶曾带领自己当初的学生来到阔别55年的甪直古镇生生农场,当他用带着吴语方言的口音问自己的“老学生”们“阿记得原来的模样了?”的时候,相信叶圣陶对这段挥锄破土、点瓜种豆的往事是记忆犹新的。

\

叶圣陶(右二)与顾颉刚(左二)、王伯祥(右一)

叶圣陶是“五四”时期最早一批作家中写得最久的一位,是我国第一篇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倪焕之》的创作者;他在《这也是一个人》里塑造的没有名字的“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妇女形象,是五年后鲁迅在《祝福》里刻画的祥林嫂的原型。他直白平和的语言,简洁精炼的文字,透露着思想的犀利和感情的挚诚,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场的巨子。同时,他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发起人,他主张的教育理念和提出的教育理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其绵薄却持久的力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代宗师。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