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不知桃花何代、不知燕子谁家?后文天祥时代江南遗民的哀思

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死了。

死在柴市。

也就是北京的菜市口。

文天祥死的时候,北京城叫大都城,菜市口叫柴市口。

后来这个地方从卖柴的变为买菜的,死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明朝的杨继盛、杨涟、袁崇焕、郑芝龙,到晚清的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等等等。

后来就成惯例,每当这个民族遇到些挫折时,人们总会想起菜市口以及死在那儿的人。

\

钱选(传)摹《宋太祖蹴鞠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壹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那颗像磁针石一样的心脏在大都的柴市停止了跳动,此时的江南遗民们早已习惯了用忽必烈的年号来记录日子,比如文天祥的死,就被记录为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

但也有人例外。

那位自称郑思肖的大宋遗民,就一直延用着德祐的年号。

实际上,德祐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宋恭帝赵?(今同显)的年号,它从1275年使用到1276年4月,一共不到两年。因为在1276年3月,赵显就率领文武百官在杭州向元朝投降了。这位5岁离别江南故土的赵显,从此再也没回来过。

文天祥被囚禁于大都那间“室广八尺,深可四寻”的小土房时,10岁左右的赵显已被元朝封为“瀛国公”,作为一枚重要的政治棋子,他也曾被派去劝降过文天祥。此后,这位瀛国公就被送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的上都,在那儿读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长大成人后,他被获许出家。在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寺,曾经的宋恭帝剃度为僧,号本波讲师,赵显变成了合尊法师后,从此不问俗世,最终于1323年死于河西。

郑思肖在1282年冬天,为自己写的《大义略叙·自跋》所署日期是:“维大宋德佑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之壬午岁冬至日”,继而,在1283年所作《盟言》,也署为:“大宋德佑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之癸末岁三月二十六日庚辰”。

至于他为什么要写上10个甲字,我们不得而知。

目前所知道的是,他将自己20多年来所写的《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久久书》、《杂文》等等诗文汇集,编成了一部名为《心史》的书。这部书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郑思肖用文章和诗词详细记录了蒙古灭金、灭宋的过程,也对一些历史人物做了详细记录,并分析了南宋灭亡的原因。此外,还介绍了一些蒙元的历史和掌故。

在为文天祥做传记时,郑思肖的文字中透露出激动而又谦卑的心情,在文章末尾他刻意解释了自己的写作目的:

“......平生有事业文章,未悉其实,未敢书。思肖不获识公面,今见公之精忠大义,是亦不识之识也。人而皆公也,天下何虑哉?意甚欲持权衡笔,详着忠臣传,苦耳目短,不敢下笔。然闻为公作传者,甚有其人,今谅书所闻一二,助他日太史氏采摭,当严直笔,使千载后逆者弥秽,忠者弥芳,为后世臣子龟鉴与。”

德祐九年,也就是他那位“不识之识”文天祥死后的第二年,郑思肖将此书封存,可能他已是心如死灰,不打算再增添什么新的内容。

郑思肖将《心史》封存后,装在铁函中,埋入苏州承天寺院内的一口井里。

时间没有停留,三个半世纪过去了。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这个铁盒子被人发现。

人们打开铁函之后,发现整部书外的封缄上写有以下字句:“大宋世界无穷无极——大宋铁函经——德佑九年佛生日封——此书出日一切皆吉。”

“一切皆吉”——郑思肖354年前留下的预言没有灵验。

他没有料到,这部书被人从井底挖出时,这片被称作江南的地方正要遭遇和他那会儿类似的情节,即将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铁蹄的践踏。

只不过,这一回是满族人替代了蒙古人。

\

后世刻行的《心史》版本之一

\

后世刻行的《心史》版本之一

\

后世刻行的《心史》版本之一

此时朱家掌柜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每天日理万机,工作异常勤奋,但他难以阻止这艘帝国的大船一步步向冰冷的海面下沉没。

他一边正忙于应付李自成和张献忠,一边也要应付虎视中原的清朝。就在崇祯十一年这年9月,多尔衮率领清军分两路直达山东境内,在他这趟“转掠二千里”中,清军俘获百姓46万,包括济南城中的朱家一位亲王,方撤出关外。

尽管朱家人没有从赵家人身上学会教训。但很多年后,被满族人抢了江山的朱家人,立即从当年丢掉江山的赵家人那里,找到了榜样和慰藉。

郑思肖的《心史》被刻行后不久,就有人认为其为“伪作”,在学术界也有人持“后人假托”的说法,但无人否定这部书对于后世的巨大影响。在明末清初波谲云诡的艰难岁月,这部书稿被多次刊印,为其序跋、题咏、品评者逾百人,成为抵抗清军入侵、占领的精神粮食。

近现代学者陈寅恪认为此书“珍重承天井中水,人间惟此是安流。”

和文天祥一样就义于菜市口的谭嗣同,读过此书后说过:“忽必烈之虐也,郑所南《心史》纪之。有茹痛数百年不敢言不敢纪者,不愈益悲乎!”而那位梁启超在读此书时,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他一边捧着这书,一边想着“数千年国脉”热泪盈眶:

“鸣呼《心史》!呜呼《心史》!书万卷,读万遍,超度全国人心,人于光明俊伟之域,乃所以援拯数千年国脉,以出于层云雾雾之中。”

在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期间,这本书也成为蒋 介 石先生的“最爱读之书”,“友人赠我郑所南先生之《心史》,如逢故友。此史为余少在倭时最爱读之书,促进我革命情绪不少也,”他曾说。

贰 “花开不并百花丛,何曾吹落北风中”

相对他的其他文章和诗作,郑思肖更为脍炙人口的诗是收录于《郑所南先生文集》的这首《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诗,但原画已经看不见了。这位“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的郑思肖,自35岁宋亡之后,便浪迹于名山、道观、禅院。人们传说,他每画一幅画便毁掉一幅,因此相对其文章,郑思肖的画作存留很少。

如本号文章《大宋孤臣郑思肖的一国之香: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无根之花》所介绍的,郑思肖流传下来的画作,目前大约只有两幅无根兰花,其一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的《墨兰图》,依据其上的款识,该画应作于公元1306年正月十五,郑思肖时年他65岁;

其二便是这幅收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秋兰图》(An Orchid in Autumn),该画即吴湖帆先生旧藏《宋遗民郑所南国香图卷》,吴湖帆在1934年将此画出售给了美国人。

\

郑思肖《秋兰图》(An Orchid in Autumn)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耶鲁博物馆所藏的《秋兰图》图后,从元初一直到民国时期,一共有32人留诗或题跋。(可在本文后附大图查阅欣赏)。从这些题诗和跋文中,可以看见郑思肖这种忠贞不屈的“向南”精神,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敬慕和崇拜。

第一位为其题跋就是与郑思肖同一时期、由宋入元的江南画家钱选。

钱选(1239—1299年),钱选与赵孟頫同为吴兴人,并同享画名。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

他比郑思肖年长2岁,按照钱选于1299年去世的推断,《秋兰图》应早于日本大阪《墨兰图》之前10年左右。如果说郑思肖的绘画更具文人画内涵,钱选就更接近一位闲散的职业画家。他与赵孟頫等人一起成为由宋入元之后绘画界承上启下的领军人物。

钱选更欣赏心中的魏晋风流人物,他潇洒而不闻世事,他的题画诗和他画作的内容一贯都很含蓄,比如他所画的折枝梨花,极为委婉地用“梨花”来象征“离华”这种家国情思,而将自己“向南”的移民情绪隐藏于其间。

\

《梨花图》局部 纵31.7厘米 横95.2厘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在《梨花图》中,他自题诗云:

寂寞阑干泪满枝,洗妆犹带旧风姿。

闭门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时。

又如他的《题水仙卷》:

帝子不沈湘,亭亭绝世妆。晓烟横薄袂,秋濑韵明珰。

洛浦应求友,姚家合让王。殷勤归水部,雅意在分香。

同样写得庄重、雅致、含蓄。钱选的画作和题画诗,展示出当时江南遗民中的文人正在追求的另一种艺术境界,用花与鸟,来表现自己内心体验。但在为郑思肖这幅《秋兰图》的题跋中,他却毫不掩饰,直接写道:

九畹凭谁种,孤标每自持。

西秋欲晚叶,叶叶向南吹。

\

钱选为《秋兰图》题诗

因屈原在离骚中写过:“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因此后世一直用九畹(音:jiǔ wǎn)来指代兰花。钱选在此提到的“叶叶向南吹”,更是毫不含糊、态度坚决而诚恳地对自号“所南翁”的郑思肖致敬。

同时,这也是江南画家和诗人们共同达成的默契:怀念那位曾经写下过——“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丞相。

第二位为《秋兰图》题写跋文的是郑思肖的好友——郑元祐(1292——1364年),被称为遂昌先生的郑元祐虽然比郑思肖晚出生半个世纪,但从此跋文中可以看出,在他侨居苏州近40年中,与郑思肖或有过交集,他在跋文中描述了郑思肖的一些轶事。

\

郑元祐为《秋兰图》题跋

据郑元祐描述,郑思肖在宋亡之后家人还给他在苏州城南留有百余亩田,但他放弃了耕田,而是流落寺庙,靠僧人施舍粥饭生活。郑元祐视他为挚友,所以大致了解他一些情况。

在钱选和郑元祐之后200年,另一代苏州人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等“四大才子”登上了舞台,这几位除唐寅外,均为郑思肖这位苏州前辈所画的兰花题跋,徐祯卿曾两次观看此图。

而自他们起,早已告别了钱选、赵孟頫的时代,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等人也渐渐远去,文征明等人开创的“吴门画派”已经开始统领中国的画坛。

(本文为《春风又绿江南岸:元朝人的绘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系列文章第三篇)

附录: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秋兰图》卷(请横屏)

\

\

\

\

\

\

\

\

\

\

\

\

\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