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两岸博物馆南京研讨文博IP授权开发

也许你听过影视IP、文学IP、游戏IP,但你是否听过文物IP?

印有青铜器的丝巾、刻有西周大鼎图纹的吊坠、绘有宋代著名山水画的团扇……许多人不知道,这些带有文物元素的文创产品在面世之前,通常要有相应文物的IP授权。然而,由于这方面体系及制度尚未完全成熟,文物IP的授权及审查机制如何建立?如何避免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同质化?成为摆在博物馆人面前亟待解答的考题。

\

论坛现场

5月27日,2019南京创意设计周系列活动——“两岸博物馆商标与IP授权交流论坛”在南京创意中心举行。来自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部分博物馆IP授权合作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就博物馆文物资源的文创研发、授权模式等热门话题交流探讨。

馆藏资源是社会的、国家的,将文物的资源、元素提供出来,通过与文创公司、艺术院校的合作,博物院将精品IP打造为精美的丝巾、笔记本、团扇等,是一种让文物更接地气地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出文物社会价值的方式。

然而,由于缺少一个成熟、完善的IP授权机制,很多博物馆难以将自己的IP资源完成变现。

台北故宫博物院IP授权负责人高登贤在论坛上介绍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的先进探索经验。

高登贤介绍,他们的IP授权机制共有6种:图像授权、影音授权、合作开发、品牌授权、出版授权以及联名合作。每一种授权机制,都有相应的审查机制、合作模式与收费标准。

他表示,规则公开透明,是台北故宫博物院IP授权机制的一个重要原则,相关内容都可在官网查阅,对所有厂商平等开放。

高登贤以“合作开发”模式举例,“合作开发”是以厂商设计提案的方式,应用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的文化元素、数字图像或文物知识,针对其文创产品的销售需求进行设计开发。

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年会有固定的3个档期公开征求优良厂商,厂商拿出设计提案后,要经过针对企业资质的资格审查、商品审查小组初审以及评选委员会复审这三项审查。审查通过后,企业才能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签约量产。

除了IP授权外,与会嘉宾也探讨了如何避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同质化。

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发展中心主任胡绪雯就说到,过去文物复仿品是中国各家博物馆商店的“标配”,比如以前上海博物馆开发的文物衍生品中,多数都是文物复仿制品,但2018年上海博物馆新开发的创意产品占比已达86.9%。文创设计已经成为趋势。

胡绪雯认为,做好博物馆文创的关键在于,既要深挖文物的文化基因,也要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将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