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2019年国产片年度最大惨案诞生:《上海堡垒》豆瓣3.2分,票房1.21亿,大概就是电影的收官成绩。这部耗资3.6亿、花了6年时间打造的大片,面临的是口碑与票房的双扑街。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8月11日,导演滕华涛发长微博道歉。原著作家江南转发,继续道歉。

影视制作人的道歉并没有平息舆论,观众们依然不买账。近期,导演滕华涛接受“sir电影”采访,回应负面口碑以及选用演员等争议。

针对恶评鹿晗的现象,导演谈到了他选择鹿晗的原因: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滕华涛表示自己最初考虑的是鹿晗适合“江洋”,有少年感,并非因为他的流量,“我们跟片方强调过,用所谓的流量明星永远都是把双刃剑,他们肯定对于宣传上会有一定帮助,但绝对不会对票房有什么帮助”。

导演认为自己忽略了演员类型的差别,“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科幻战争)里”,“怎么把科幻的东西呈现出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顾忌剧本、故事、人物关系等就少了,严重失衡,而后者本来是我所擅长的”。

滕华涛直言不是鹿晗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拍过这个类型的片子,也不清楚演员在里面呈现的样子是什么,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好”。

而在这篇采访推出来后,向佐发微博怒怼,再次把导演推向风口浪尖:

“如果人家当时不是顶级流量的话你会用他吗?哪有导演会甩锅给演员?你是个男人吗?这样的锅你都背负不了,别做这一行了吧!请回去念书吧,一个导演的修养都没有!”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虽然导演说用鹿晗的初衷并不是因为他的流量,但这个案例也警醒了这些资本家:流量明星不仅不管用了,甚至会起反作用。

2011年,杨幂一部豆瓣评分3.3的《孤岛惊魂》,以黑马姿态拿下8901万,让市场第一次见识到流量明星的“吸金能力”。7年后,由杨幂主演的《宝贝儿》终结了流量神话。这部电影出现大规模差评,原因无外乎就是杨幂。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上海堡垒》出现观众对流量明星抵制的情绪,这种流量反噬不是孤例,而是常态,想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无论是电影、音乐、产品、文章……这个时代的我们都在追求爆款,但爆款可遇不可求,需要门道和技巧。《热点制造者》(Hit Makers)提出,可以通过重复、增加曝光、扩大传播广度,以及抓住熟悉和新意之间的平衡等方式,来提高事物成为流行的可能。

1.想流行,曝光比质量更重要

大家在逛画廊或者博物馆的时候,是不是都会想当然地以为,这些摆在眼前的艺术品都是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精品?要不然怎么有资格被人当宝贝陈列在这里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一样东西之所以会流行起来,除了它本身的品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原因。

咱们不妨拿莫奈的画来说,在莫奈的很多作品里,都有满是各种颜色睡莲的池塘,比如《日本桥》。今天,以睡莲为主题的莫奈作品可以说是举世闻名,人们像追星一样跑到博物馆,就是为了一睹它们的真容。

然而,同样都是印象派画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名气跟莫奈相比可就差远了。美国国家美术馆曾经为卡耶博特举办过一次特别展览,在简介里,他被描述为一位没那么知名的法国印象派画家。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不得不说,这个描述还是挺准确的,因为知道卡耶博特的人真的寥寥无几,可能大多数听众压根没听过他的名字。但是,大家别看人家知名度不够高,他的作品却相当有水平,此人最擅长用精致细腻的印象派风格描绘19世纪的巴黎风貌。在1876年左右,也就是卡耶博特生活的那个年代,他被认为是最有创造性的印象派画家。

也就是说,卡耶博特的作品至少在艺术水平上是跟莫奈不相上下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两个人,一个名扬天下流芳百世,另一个却鲜为人知呢?道理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曝光度的问题,曝光,也是影响流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原来啊,卡耶博特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收藏家,他尤其喜欢那些印象派同行的作品。1897年,在卡耶博特去世三年后,卢森堡博物馆举办了首次印象派大型展览,这些画分别来自莫奈、德加以及其他五位印象派画家。因为这次展览,这七位有幸被选中的印象派画家一下子打开了知名度,直到今天仍然家喻户晓,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聚光灯下,被大众所了解,最终成为流行。

不过人们不知道的是,这次印象派大展览中,不少作品都是卡耶博特的收藏之物,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整个展览里,没有一幅卡耶博特自己的作品。就因为错过了这次印象派大曝光,直到今天,尽管艺术水平不比莫奈差,卡耶博特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莫奈。由此可见,曝光对成为流行非常重要。

2.新奇又好认的事物更容易得到关注

为什么说新奇又好认的事物更容易成为流行呢?我先跟大家讲讲子弹头列车和冷饮机的故事。这两样东西,八竿子打不着,对吧?但大家肯定想不到它们都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

1919年,一个叫雷蒙德·洛威的法国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此人原本是个孤儿,却有极高的绘画天赋,最终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工业设计师之一和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当年洛威来到美国之后,从纽约的现代主义建筑中获取了设计灵感,创作了一大批作品,比如流线型的火车和汽车,体现经典美国文化的好彩香烟包装,还有史上第一批可口可乐冷饮机。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为什么他设计的作品能成为流行呢?因为当初在设计这些标志性作品的时候,洛威所遵循的设计理念是把人们所熟悉的概念和新奇的特色融合在一起,这种“熟悉的惊喜”就是让设计成为流行的最佳组合。就这样,洛威琢磨出了第一个流行理论,他管它叫做MAYA,也就是“既先进而又可被接受”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这个理念理解并不难,在洛威看来,人们之所以会被某样东西吸引,一般是出于两个因素:第一,辨识度极高;第二,很新奇。于是他提出,成功的设计要恰好能在这两点之间找到平衡。就拿洛威设计的火车来说,虽然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是火车,但是流线型的车身和子弹状的车头又足以让人们惊叹。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后来的研究也证实了洛威的观点。比如在2011年,荷兰的设计和心理学教授保罗·赫克特做了一项实验,看看人们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一样物品。在实验中,参与者要根据典型性、创新性和美观度对汽车、电话之类的物品打分。果不其然,人们会更青睐那些同时结合了经典和新奇两种元素的东西。

3.人脉对流行很重要,但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偶然

大家如果经常关注娱乐圈,可能就会发现,一些人为了红,为了炒热度,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过,一样东西最终能不能流行起来,不是主观上能够完全掌控的,相反,几率才是影响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举个例子,微软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邓肯·沃茨用计算机模拟了一个实验,看看一个新产品能不能在包含几千个人的群体中流行起来,他用了两个元素来衡量流行的可能性:一是愿意尝试新事物的程度,二是跟其他人的联系紧密程度。比如,一个不合群的人可能很愿意尝试各种新产品,但是跟他有联系的人非常少,所以他可能很难把关于产品的信息告诉其他人。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在确定了这些因素之后,沃茨进行了几次模拟,发现只需要几个人脉特别广的关键人物,就能让信息快速传递,扩散到整个人群。尽管如此,这样大面积的传播其实非常罕见,只有0.1%的发生几率。也就是说,就算万事俱备,所有的条件都完全满足,还是会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产品的流行程度。

那反过来说,曾经表现平平的东西也可能突然某天流行起来。比如美国摇滚歌星比尔·哈利的歌《昼夜摇滚》,它在1954年第一次在电台播出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但就在一年以后,因为一位年轻的粉丝和他的电影明星老爸,这首歌成了电影《黑板丛林》的插曲,结果,不仅唱片销量在八个月内就达到百万,还连续八周占据公告牌音乐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全美大街小巷都在播这首红得发紫的歌,在一次演出的途中,比尔打开收音机,发现无论换到哪个频道,都在循环播放着这首歌。不只是在美国,这首歌迅速红遍全球:在英国,它曾被认为是引发年轻人街头骚乱的祸首;在德国,比尔和乐队表演场场爆满,当时还在德国服役的猫王都曾经到后台对比尔表示膜拜。就这样,比尔和他的彗星乐队成为了第一支在全世界巡演的摇滚乐队。

电影界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靠流量躺着赚钱的时代,拜拜

虽然人脉对传播流行非常重要,但更多时候,还是要靠碰运气的。

所以说,流行的背后虽然有科学,但并没有通用的完美法则。虽然曝光、重复、传播广度、熟悉和新意之间的平衡都可以用来解释流行,但说到底,能不能火起来,很大程度上还是凭运气。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