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科学家名叫姚桐斌,是一位世界顶级的冶金专家,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材料的奠基人。

他的去世,突然,惨烈,震惊了党中央。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必须保护科学家!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

【一】少小离家老大回

1922年,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黄土塘镇。父母拉扯10个孩子,家境很是贫寒。中学时,姚桐斌实在交不起学费了,只好辍学两年,靠买烟卷、火柴、袜子等杂货贴补家用,稍稍攒下一点钱,这才又复学。

姚桐斌带着微薄的积蓄,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读高中。学费交完了,再没有钱交住宿费,他就只能睡在教室里。

抗战爆发,上海和无锡沦陷,姚桐斌辗转来到江西,考进国立十三中,以江西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在交通大学的学生证

五所大学都想要这个状元,姚桐斌选择了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如今的西南交通大学)。一路半工半读,省吃俭用,毕业时,又考了个矿冶系第一名,被分配到经济部重庆矿冶研究所。一年后,他考上了公派留学,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录取。

此时正是1946年,24岁的青年风华正茂,大好前程就在眼前。姚桐斌想不到,10年的留学生涯,会把自己推到世界材料科学的最前沿。他同样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人生,竟已经走完了一半。

【二】旅欧十年心系祖国

1947年秋,姚桐斌师从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伯明翰终身教授康德西博士,专门从事液态金属的粘性与流动性研究。后又进入伦敦帝国学院继续深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姚桐斌激动万分,但也发愁,因为国民党政府倒台,断了他的公费,他只能把剩下的钱平摊到4年使用。姚桐斌坚持勤工俭学,吃最差的食物、住最便宜的旅店,只为多省出一点钱。他要用这些钱,办一件大事。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左四)在欧洲留学期间

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宣传中国共产党、宣传蒸蒸日上的新中国。这,就是姚桐斌办的大事!

他的爱国行为引起英国政府不满,要求他限期离开,但不得回到中国。好在,优秀的人才哪里都求之不得,联邦德国亚琛大学立刻抛出了橄榄枝。

1954年,姚桐斌被亚琛大学冶金铸造研究室聘为研究员、助理教授。他的专业成绩斐然,多个国家的大学邀请他去讲学。姚桐斌借此机会,一如既往地宣传新中国、宣传社会主义。在瑞士,他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誓词中有一句:为党奋斗终身。姚桐斌深信不疑,他觉得自己肯定能为祖国奋斗很多年。但他不知道,命运留给他与祖国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11年。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在欧洲宣传社会主义新中国

【三】十二罗汉白手起家

1957年底,姚桐斌要回国了。德国万般挽留、层层拦截,直到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才把他接回中国。

专家回来了,世界顶级的材料专家回来了!一时间,北京钢铁学院、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单位,都希望姚桐斌去他们那里工作。最后,聂荣臻元帅亲自点将,调姚桐斌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导弹研究院(国防部五院),负责筹建一个研究所。

这个所就是703所,是当时中国唯一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后来,703所不断发展,就成了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当时所里只有12个人,几张桌子、几条板凳,唯一和科学有关的就是1台显微镜了。别说航天材料,就连最基础的低合金钢都没有条件生产!

贫穷,是摆在姚桐斌面前的难题。可他偏偏不怕,因为他太熟悉贫穷了,他就是从一穷二白中成长起来的啊!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科研条件十分艰苦

在没有外力支援的情况下,一切从零开始。姚桐斌带领703所的同志们日夜奋战,仅仅2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高温钎焊合金。随后,又攻克了火箭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材料难题,不仅把温度降下来了,还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火箭射程。

姚桐斌超前地提出了“材料先行”的科研思路,先行研发新材料,为将来的新型火箭提前做好准备。他把这种思路比喻成“备菜”,把材料提前备好,想吃什么马上就能做。实际上,这就是技术储备。

在他的带领下,1960-1964年,703所凭借每年100多个课题的超高效率,先后开展了500多项课题研究和科技攻关。其中,80%的构想陆续应用到了火箭发射、卫星上天等工程中。几乎可以说,只要遇到难题,去703所找姚桐斌所长留下的研究成果吧,总能有所启发。

遗憾的是,那时候的姚所长已经不能亲自指导、亲自参与了。因为他的生命只剩下4年。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提倡做好技术储备,提前为新型火箭研发新型材料

【四】一腔热血化碧涛

1968年,正是“文革”如火如荼的时候。6月8日上午,姚桐斌提着热水壶、骑着自行车,按时到所里上班。中午,他收拾完材料,正准备回家吃午饭。所里的两位工程师赶忙拦住他:“姚所长,外面正在‘抓革命、促生产’,有人在武斗啊!您最好等一等,先别急着回家。”

姚桐斌谢过他们的好意,但觉得武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而且回家吃完饭得赶紧回来,还有技术报告没批完呢。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和家人

到家后,还没有坐稳。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跟着闯进来一伙人,对着姚桐斌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们把他拖了出去,扔到了街上。有两个人趁他摔倒在地的时候,抡起了铁棍,猛砸姚桐斌的后脑……

暴徒们自称是“无产阶级革命派”,就是要打倒这个留过洋的“反动学术权威”。可他们不知道,这个“反动权威”曾在留洋期间,省吃俭用地向西方世界宣传新中国、宣传社会主义。可他们不知道,这个“反动权威”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多么重大的贡献。他们只知道发泄心中的恨,一种莫名其妙的扭曲的恨。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生前批改的最后一份技术报告

姚桐斌被人打死了!消息传来,研究所震惊了,国防部震惊了,党中央震惊了!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摔碎了茶杯,他责令公安部门立即查明此案,指示有关部门立刻列出一张有贡献、需保护的科学家名单,强调必要时用武力保护!

可以说,姚桐斌用自己的死,保全了一批科学家免遭迫害。

李先念副总理批给当时的公安部部长华国锋办理此案,公安部慎重调查并报告中央多位领导后,正式逮捕了于某(厨子)、高某(电工)两名犯人。

1979年4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行凶致死人命罪,分别判处于某有期徒刑15年、高某有期徒刑12年。

1983年6月,姚桐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99年9月,姚桐斌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的烈士证和两弹一星奖章

【五】结语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某型号火箭发动机材料不过关,试验屡屡失败。文革结束后,人们根据国外的一篇法语论文,总算找到了解决办法,突破了技术难关。然而,让翻译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泪奔的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正是姚桐斌!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图:姚桐斌纪念馆前的雕塑

请让我们记住姚桐斌吧,他对祖国怀有刻骨铭心的爱,他为祖国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他的精神和品格为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竖起了一座丰碑。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词语,三点思考:

01 原生家庭:很多文章从很多角度剖析过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而通过姚桐斌的经历,我们看到,曾经旧中国的穷小子,后来能成为世界级的材料专家。这说明什么?说明:天才并不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优越,而是来自于终身不懈的努力。

科学家之死|从乡下穷小子到世界级专家,彪悍人生竟被一闷棍终结

02 超前意识:姚桐斌提出的“材料先行”理念、703所80%的研究课题转化率,即使在他牺牲后,依然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什么?说明:做任何工作,都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要未雨绸缪,为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可惜的是,姚桐斌搞科研有这种意识,对“运动”却没有。

03 独立思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大背景,我们不可能脱离历史去谈论历史。凶手其实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与姚桐斌无冤无仇,甚至不怎么认识,杀害他只是为了发泄恨意。恨意又从何而来?恐怕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这说明什么?说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不迷信不盲从,坚持自己的洞见与思考,永远遵从内心的本真本善,将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