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句话很流行,“炒股不如炒币,炒币不如炒鞋”。
一双2000元的鞋,一天之内15倍,以30000元的价格转手卖出。
青岛万象城发售一款限量球鞋,400多人带着帐篷提前一晚就开始排队,等着摇号抢限量款。
关于炒鞋致富的传奇每天都在刷屏:“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炒鞋赚首付”、“炒币亏了几十万靠炒鞋回本”……让很多年轻人都心动下场。
如果你懂一点点经济学就会明白,无论炒币还是炒鞋,其本质都是一种投机行为。
但是,
而鞋子作为工业化制成品,其本身就是批量化的流水线产品,饥饿营销可以制造心理稀缺效应,却不可能制造真正的价值稀缺性。
最近在看《半小时漫画经济学》,深感学一些经济学对普通人的助益之大。学好经济学,生活中能少吃很多亏,少走很多弯路。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
生活常识篇》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著
用特别有趣的方式,
讲清楚特别艰深的经济学原理。
01
提起经济学,我们脑海里可能首先想到就是GDP、贸易失衡、央行调控……一系列枯燥乏味的名词。
但其实经济学没这么高冷,经济学不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很有趣。
比方说我们在网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店家说,他们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还不用邮费。
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很疑惑,如果人人都退款,那老板不是亏大了?
「损失规避」
其实不用担心。老板是有经济学理论支撑的,这个理论叫做。
比如我想在网上买一件礼服,但没试穿过。所以买回来后可能会不合身、不好看。
为了规避损失,我很可能直接去线下实体店购买。
跟得到相比,大家更害怕一件事带来的损失,这就是“损失规避”。
这时候精明的商家就见招拆招:怕邮费太高,给你包邮。怕东西不好,给你退啊!
就这样,店家规避了你的风险和损失,这下你总该买了吧。
只要商品没毛病,实际上很少有人退货,而且邮费也可能包含在价格中,所以商家是不吃亏的。
关键是这招一出,东西就卖出去了。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的消费行为看似很理性,其实不经意就中了商家的套路。举几个书中干货——
问: 为什么某白金的广告语要说“孝敬爸妈”,而不是“该吃药了”?
答: 心理账户。孝敬爸妈打的是情感牌,大家更愿意为了对父母的爱花钱。
问: 为什么“双十一”店家喜欢让你交订金?
答: 沉没成本。交了订金的顾客一般都会成交,因为人做决定的时候,总会惦记自己付出了多少,付出的越多,就越不想放手。
看到这里,相信你们也能感受到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何况这本书讲的还不止这一件——
什么时候买房最划算?
哪些税可以不用缴?
养老金入不敷出跟普通人有啥关系?
怎么避开借贷产品里的那些坑?
......
买房、借贷、医保、养老、二胎、婚恋……这些问题都能从书里的经济学知识找到思路。
02
听有些朋友抱怨说,知道经济学好,买了几本畅销著作,但拿到手里翻几页就丢开了。
对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朋友,我的经验是,先从入门书看起。
像《半小时漫画经济学》这样,用搞笑的漫画降低门槛,很容易看进去,生动且有趣。
就拿一个常用的经济学名词「心理账户」来说吧。
文字版解说长这样——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好像懂了,好像看完又忘了。那再看看这本书用漫画讲「心理账户」,相当好懂。
▼
在很多人心里,经济学都是专业、晦涩的代名词,但漫画经济学又不一样了。
实用、简单、接地气,它用手绘漫画和段子代替枯燥的公式和艰深的理论,将经济学原理通过我们日常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一看就停不下来。
经济学不一定能够改变世界,但一定可以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说过:
通过了解经济学,我们可以试着去洞察生活表象背后的本质,更可以尝试建立经济学思维应对复杂的现代社会。
03
这本书的作者陈磊,是漫画科普知识的开创者。他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畅销数百万册,常年高居历史榜前列。
这个系列通过漫画语言普及通识教育,涵盖历史、语文、汽车、健康等领域,全网粉丝超过700万,总阅读量超过2.5亿人次。
用漫画讲经济学,既需要用漫画抖包袱的能力,也需要经济学的专业知识。
这本书的创作参考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并得到了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财务协会理事的专业审校,以保证准确性。
人类社会的知识就像一片海洋,但其实说到底,人类史就是一部经济史。
学好经济史,你就具备了搞懂人类是怎么活成这样的、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前提。
从实用角度来说,经济学能教你把手头资源
——钱、时间用得更有效,就算成不了专家,也能混得更好。
你还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缴税、理财、买房、养老等方方面面。
翻开本书,了解有趣的经济学,让经济学成为你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工具。(电子书也同步上市了!)
留言互动
你有什么难以忘怀的买买买经历?
在留言区分享给我们吧!
前9名
留言最精彩的 读者
可获得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