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院士专家聚焦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昭通水塘坝

院士专家聚焦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昭通水塘坝

图为研讨会现场。 胡远航 摄

昭通水塘坝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昭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邱占祥、周忠和、朱日祥、郭正堂等一批科学家齐聚一堂,为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

 

 

 

 

 

 

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水塘坝社区的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等新种化石,引发轰动,被称之为600万年前的物种“避难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邓涛作学术报告称,近年来,该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对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进行多次发掘,成果颇丰。目前完成的14项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其中包括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欧亚大陆最大的水獭化石、中国南方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群,及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如今,仍不断有未解之谜被揭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郭正堂认为,水塘坝生物群生活时期是全球气候快速变化的时期,对研究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透露,除了古猿、剑齿象等化石外,科研人员还在水塘坝发掘大量的鱼类、鸟类化石,这说明水塘坝的古生物研究还有众多的空间,亟待加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邱占祥认为,水塘坝的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还有待突破。他建议,多学科综合起来,将研究范围扩至水塘坝周边地区。

“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奠定水塘坝在古脊椎动物和古气候研究领域的特殊地位。非常难得的是,这一古生物化石地还离城市非常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建言,当地应在科研基础之上,建立遗址公园,以充分挖掘其科学及社会价值。

接过周忠和的提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建议,当地政府结合昭通为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等特点,好好提炼遗址公园主题;同时,加快开展综合学科研究,推动水塘坝研究取得更多新成果。

昭通市副市长姚珺表示,当地十分重视水塘坝的研究、保护工作,正计划将水塘坝打造成国家级的遗址公园;下一步,该市将充分吸纳专家的意见建议,规划方案;同时,将一如既往为各位专家在水塘坝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