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如果你对程序员说:“你开发的软件出bug了”,他一定会怒气冲冲地回复你:“你一定搞错了,怎么可能出bug?”
但如果你对他说:“你开发的软件运行得比预期要慢。”
他就会说:“卧槽,不会出bug了吧?”
这是一个调侃程序员死脑筋的笑话,但仔细想想,这和程序员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不是因为换了一套让人更容易接受的说辞,才让沟通变得更有效率吗?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因为自己笨嘴坏了事,或是和身边的人发生不愉快的经历。
最后只能尴尬地说一句:“不好意思,我这人不太会说话。”
很多人不明白,自己明明只是想和对方沟通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最后会演变成吵架。
其实,不会说话的人,都有这几个共性:
01
自说自话,不顾听者的反应
前段时间,男星张铭恩就因为说错话,被女友徐璐罚了13114元。
怎么回事呢?
在综艺《女儿们的恋爱2》中,有一个环节,是节目组出题让张铭恩徐璐回答。
开始是一些情侣之间的琐事,两个人回答也非常轻松。
当问到“对方做什么事件开始心动”时,张铭恩却说:“我没有!”
徐璐有点吃惊:“你没有对我心动?那你为什么和我在一起呢?”
张铭恩接着解释了一大堆,但徐璐明显不接受,并且表情难过。
其实张铭恩是想说,自己对徐璐没有一见钟情的心动感觉,而是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对方的好。
他想表达的是,自己不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和徐璐在一起,而是认真考虑过后才在一起,说明对待感情的慎重。
但他的表达方式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并且在明显发现气氛不对的情况下,还多次表达自己“没有心动”的立场。
连观察室里的Papi酱也忍不住说了句:“会不会聊天啊?”
事后,张铭恩公开向徐璐道歉,还罚了款。
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简直不能更多。
在忙着分享信息、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方——他现在心情平和吗?情绪愉悦吗?状态自然吗?
聊天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
我们在花时间整理和输出自己的信息的同时,也应该及时捕捉对方释放出的那些显性和隐性的信息。
蔡康永说过:“话,本来就是说给别人听的。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就会越快乐。
说话,就是这么一件‘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事啊!
”
谈话,要令自己愉悦,也要令他人愉悦。
创造愉悦,是沟通的基础
。
02
过度在乎道理和逻辑性
《奇葩说》里有一个令人惋惜的新选手,叫许吉如。
为什么说令人惋惜呢?因为她一出场,节目组就给了她一个隆重的介绍,很明显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但她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不是说辩论能力太差或者论点不好,而是太讲道理了。
正确的废话,还要说吗
在海选的1V1对决中,她和杨奇函的辩题是:?
刚开始立论的时候,许吉如全程逻辑清晰,语言流利,观点独到,四位导师罕见地全部把票投给了她。
可奇怪的是,弹幕上的声音却完全相反,大家纷纷表示更喜欢杨奇函。
结辩的时候,许吉如仍然保持自己的风格,认真讲道理,她说:
如果你在乎别人有没有觉得你说的话是废话,不正是说明你其实要谨慎不要说废话吗?要走上正确的路,最重要的是先终止那个错误的道路。
一直在讲着废话,你安慰自己说我有这个权利,你就永远不会迫使自己走到那个最正确最好的路上来,希望你追求高一点。
而此时,杨奇函却搬出了“父母”这个关键词,动之以情:
如果爸妈听了我们的辩论,是不是以后不再太跟我们说话了。
如果他们跟我们说话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沉默,我觉得他们也不太再给我们发微信说你们少熬夜了。
短短一两句话,就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把我们带入各自对父母的回忆,一下子就把许吉如冷冰冰的“道理”给化解掉了。
最后,杨奇函的票数反超,赢了许吉如。
这就是说话时重情和重理的区别。
后来的淘汰赛中,许吉如仍然坚持自己一贯的风格,最后只出场了一次,就惨遭淘汰。
导师薛教授对她的评价也是:“太讲道理了。”
她说得都对,而且有理有据,但不少观众表示“就是听不进去”。
一个道理,一个观点,要表达出来有很多种方式,但要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就必须尽量用别人喜欢的,接受起来更轻松的方式。
情感与信念是主人,理智是仆人。忽略情感,理智沉睡不醒;触发情感,理智飞奔而来。
美国作家亨利•M•伯廷格说:“”
很多时候,说一句富含情感的话,胜过你讲的一堆大道理。
03
态度不真诚
我上高中的时候,数学不好。
记得有一回,数学卷子发下来,同桌瞅了瞅我卷子上鲜红的70分(满分150),竟突然给我竖了个大拇指,夸我考得真好,将来定有所成……
当时的我气不打一处来,对于一个离及格线还差20分的成绩,竟然被夸出类拔萃,夸赞人也要讲点实际啊。
曾经在拾遗公众号上看到过一段对话。
火车上,一个女的跟旁边的男人套近乎:“大哥干啥的呀?”
男人说:“在这边做点小买卖。”
女的问:“听口音是南方人吧?”
男的说:“嗯,温州的。”
女的问:“做啥呀?好挣钱不?”
男人说:“小商品,哎呀一个月就赔了20多万。”
女的说:“呀!好厉害!”
男的说:“我说我是赔了20多万!”
女的说:“啧啧,好厉害。”
……
赞美用得好,可以为人际关系锦上添花,而一旦过了度,就会让人觉得态度不真诚,甚至令人鄙夷和厌恶。
真诚,并不是说一定要跟人掏心掏肺,而是在对的场景说对的话
。
如果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就干脆闭嘴。
一场走心的聊天体验,远胜于过度布局的尬聊
。
以爱为出发点
其实,任何沟通技巧的终极法则,都是。
从关爱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所谓的“说话之道”
。
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你交谈时,整个身心都在你身上。
VDR理论
社交学中有一个,英文全称是Visual Dominance Ratio,译为率。
数值越大,就暗示这个人地位越高,越有权势
它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对方说话时直视你的时间”除以“对方倾听你时的直视时间”,。
比如领导给你下达指令,他在讲话时会直视你,这个时间很长,你向他汇报工作时,他可能在看自己的手机,倾听你时的直视时间就少,VDR的数值就会很大。
如果你在谈判时要给对方制造压力,可以有意地加大这个VDR数值
因此,。
在与亲近的人交谈时,如果想要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有意地减小VDR数值
而,即让倾听时直视对方的时间,多过你在说话时直视对方的时间。
所以说,想要让聊天对象给自己加分,你应该遵循2个原则:
别人和你说话时,你的眼睛一定要看着他
①。因为你需要通过眼神传达“我尊重你,我喜欢你”的信号。
你和别人说话时,眼睛可以看向其他地方,但不要不过地东张西望
②。
当你遵守这两个原则时,对方就会觉得你很谦和,和你在一起没有压力。
让双方都感到舒服,同时找到共鸣点
一段交谈能够愉快地进行下去,最重要的就是。
话不在多,只要找准对方的频道和共振频率,三言两语,就能拨动对方心弦,解决问题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629:同频共振》中提到:。
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
奥黛丽•赫本说过:“”
因为颜值,有时还会由你的言值来塑造。
希望你的颜值能够在高分言值的加持下,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