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故事 > 正文

两年知青情挂念46载 52岁女儿为九旬父亲寻人

\

已经90岁高龄的王开元

90岁的王开元一上午都只能坐在轮椅上,双手不时揉着膝盖。他脸庞瘦削,听力不好,也不怎么说话,目光有些呆滞。女儿王生蓉说,20年前父亲患上脑梗,现在病情更加严重了,近期,又因腿部血管堵塞而无法正常行走。“医生说可能时间也不多了。”

王生蓉担心父亲恐不久于人世。同时,也想在最后关头,帮父亲实现跨越了四十多年的心愿——见见当年曾住在自家的一位成都知青任远林及同生产队的另两名知青刘敏和张益兵。1970年前后,三人从成都前往广元市青川县瓦砾乡王家坝生产大队当知青,王开元是当时接收三人的生产队长。两年后,三人返城。

四十多年来,王开元仍不忘他们的名字,惦记他们的境况,更希望能见上一面。“他念叨了几十年了,如果能帮他们再见一面就算没有遗憾了。”王生蓉说。

知青下乡

生产队来了知青

当队长的他腾出自家一间房

“那时我才四五岁,他们大概十六七岁,和我姐姐哥哥一般大,现在估计有六十多岁了……”25日,在新都区电子路的一个老小区内,52岁的王生蓉向记者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对,差不多,很好的几个小伙子。”轮椅上的王开元在一旁偶尔搭上一句话。

时间回到1970年前后。那时,王开元是广元青川县瓦砾乡王家坝生产大队的队长,与妻子育有7个子女。那年夏天,16岁的成都小子任远林、刘敏、张益兵与另几个女孩子来到瓦砾乡当知青。王开元接下了任远林等三人,几个女孩子则分到相邻的柴家坝生产队。

在王生蓉的记忆里,刘敏和张益兵被安排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居住,任远林则被安排在自己家。“我们家一共有9口人5间房,除了厨房还剩4间住房,当时父亲给任远林腾出了一间房,我们一家人住在另外的三间房里。”虽然当时姐姐王生书在外上学,不常回家,但一家人依然住得非常拥挤。

“父亲还把他的那间房做了隔断,一边做厨房,另一边做卧室。”王生蓉说。

因为来自一个地方,又在一个生产队,年龄相仿的任远林、刘敏和张益兵也常有往来,王开元家成了几个人的聚会之地。尽管是队长,王开元也不干涉,反而对三人照顾有加。一来二去,感情也逐渐深厚起来。

照顾有加

当自家孩子照顾 “好吃的留给他们”

当时的王生蓉不解,为什么父亲对一个外来的知青多有照顾?王开元则有自己的想法,这些知青们当时不过十六七岁,跟自己的孩子们差不多大,更何况他们从城市来到农村,生活起居上肯定多有不惯。

王生蓉记得,当年城乡条件差距大,出身农村的她,小时候的衣服满是破洞和补丁,而从成都来的知青任远林虽未穿新衣,但衣服完整干净。

除了将宽敞的房屋安排给知青做寝室,王生蓉说,当时生产队给知青开的肉票、油票和粮票都比农民要多。“粮食按一天一斤的量给,油票和肉票每天各二两。”但她记得,父亲在分粮食时,常把小麦、大米等细粮给任远林等,剩下的一些粗粮才再分给家人和队上的其他人。

不仅如此,王开元在做农活上,也没有给知青们太严格的限制。偶尔,王开元会请知青们站在坝子里念报纸、唱歌,教农民们识字,传播文化知识。王生蓉还记得任远林很爱唱歌,有一天晚上,还在家里唱了一晚上《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直到大家都睡去。

惦念46年

常念叨“他们在哪里”

曾有来信“和尚街102号”

两年后,知青们陆续返城。返城那天,王开元给知青们一人送了一口木箱子,装了些黄豆。

之后,王开元家里收到来自成都的书信,是任远林寄来的。信中交代了几人已平安抵达成都,并将自己在成都的住址一并附上。但王开元不太会回信,加之瓦砾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件寄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方才能收到,因而作罢。

不过,王开元一直挂念着几位知青的境况,几十年间,总在问子女“他们现在在哪?结婚没有?”并曾在几年后催促子女们给这几位知青回信,王生蓉却觉得,几年过去,对方的地址是否已变更还未可知,更何况通讯不便,便未放在心上。

2008年汶川地震,青川县是重灾区之一,王开元家的房子遭到损毁。家里的证件、书信,全被埋在废墟里。当时知青们寄来信件的地址,王开元如今仍能记起,“信里说任远林的地址在和尚街102号。”

“地震过后,有不少当年在青川待过的知青回去探望灾情,我父亲就念叨,他们会不会回来,天天盼望着,但最后还是没有。”王生蓉说,距离当年知青返城已过去46年,这些年也一直没能见上面,“可以说也想念了46年。”

欲了心愿

不想让他带着遗憾走

女儿为父急切寻人

20年前,王开元被诊断患有脑梗,一直由妻子和儿女们照料,近期,又因为腿部血管堵塞而无法正常行走。“医生说可能时间也不多了。”王生蓉说,一个月前,父亲被接到成都,希望在医院救治,但因医院床位紧张,暂时居住在儿子王生斌家。“现在只是按照医生开的药在吃,吃完了就再去医院取药。”

王生蓉觉得,父亲在世时日恐怕不多,希望在最后关头,能了却父亲的心愿。帮父亲找到当年的任远林、刘敏、张益兵。

实际上,王生蓉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留意知青们的消息。她的姐姐王生书曾被刘敏的家人邀请到成都玩,时至今日,王生蓉再向姐姐询问有关当时的记忆,姐姐已记不起来了。现在只知道刘敏曾经的地址好像在人民南路,他的父亲是“成都电焊条厂的副厂长”,当年曾给瓦砾乡送过15根无缝钢管。另外,就是任远林信中提到的和尚街102号。除此之外,她不知道更多有关知青们的消息。

“前些年曾来成都寻找,当时走到了大慈寺附近,但根本找不到,变化很大,无从找起。”王生蓉说,另一方面,前些年觉得父亲身体还不算差,也不急于一时,“但现在不同了,他能活多久都难说,不想让他带着遗憾走,相对准确的地址只有和尚街102号。”

城市大变

原位于大慈寺旁

“和尚街”已无迹可寻

和尚街是王生蓉为父寻人的一大重要线索,时隔数十年,和尚街如今是否还在?记者试图通过地图应用软件进行搜索,但成都主城区并无该街道的显示,与之类似的地名均在成都周边,与城区相差甚远,就连记者身边在成都工作多年的本地人也对此少有了解。

这条街到底在哪里?经过查询,据1992年成都出版社出版的《成都城区街道名通览》书中的介绍,和尚街位于城区东南部,属锦江区,北起玉成街西口,西止大慈寺街,东侧跨马家巷,长204米,宽4米。

据记载,和尚街原为大慈寺僧房所在地,清初大慈寺曾再次被焚毁,同治六年重建后,其范围缩小,此处僧房遂在寺外,成街后定名为和尚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北端扩建东风路剩下的长胜街部分街道并入。不过,目前当初书中记载的部分街道均已不在。和尚街也早已在城市建设中消失。

“这条街以前因为是大慈寺和尚居住的地方,就此得名,位置在如今大慈寺太古里一侧大门的前方。”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介绍,随着城市发展改造,和尚街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拆除,“现已是太古里的一部分了。”

也正是这种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让当年那封书信中的“和尚街102号”如今已无迹可寻。居住在此的任远林自然早已搬离此地。

返回顶部